梵語ardha^sana。即讓座席之半分與他人並坐,意謂其地位與自己同等。據雜阿含經卷四十一、華手經卷一、佛本起經卷下等之記載,釋尊嘗因迦葉具有大德力,當衆分半座使迦葉坐,系表二乘與佛同解脫床之義。另據法華經卷四載,釋尊說法華經時,多寶如來出現,分半座予釋尊。至後世,“二佛並坐”之說極爲盛行,致有二佛並坐之繪畫、雕刻等傳世。于中阿含卷十一“四洲經”則謂,頂生王因具有如意足通與大威德力,而得天帝釋之半座。禅林中之分座說法即緣釋尊分半座予迦葉之故事而來,通常多用于形容首座代替住持說法度衆之情形,故首座又有“半座職”之稱。于淨土宗中,往生淨土者坐蓮花臺上,留其半座,以待來生與同修之人共遊法界,即持同一信心者得同一證悟之意。[中本起經卷下大迦葉始來品、法華經論卷下、法華義疏卷九、依觀經等明般舟叁昧行道往生贊](參閱“分座”1320)
(雜語)世尊嘗分半座使迦葉坐,是二乘與佛同解脫床之義也。華手經一曰:“世尊遙命之曰:善來迦葉,久乃相見,汝當就此如來半座。佛移時大千世界六反震動。”雜阿含四十一曰:“告摩诃迦葉:善來迦葉,于此半座。我今竟知誰先出家,汝耶我耶?”佛本起經下曰:“善來迦葉,豫分半床。”又多寶如來分多寶塔中半座,使釋迦如來坐之。見法華經見寶塔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