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ogha,巴利語同。又作瀑流。(一)爲煩惱之別名。舊譯暴河。大水暴漲之時,可漂流人畜、房屋等;煩惱亦然,可漂失吾人之善德善品,故稱爲暴流。諸經中以暴流喻煩惱時,通常分爲欲暴流、有暴流、見暴流、無明暴流等四種。[雜阿含經卷十八、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叁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](參閱“四暴流”1831、“煩惱”5515)
(二)依唯識說,阿賴耶識于輪回之際仍持續不斷,猶如暴流。[唯識叁十頌、成唯識論卷二]
瑜伽八卷六頁雲:深難渡故,順流漂故;名爲暴流。
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頁雲:又能令順流而漂溺故;說名暴流。
叁解 集論四卷十二頁雲:隨流漂鼓,是暴流義。隨順雜染故。
四解 俱舍論二十卷十六頁雲:極漂善品,故名暴流。又雲:若勢增上;說名暴流。謂諸有情,若墮于彼;唯可隨順,無能違逆。湧泛漂激,難違拒故。
五解 入阿毗達磨論上十六頁雲:漂奪一切有情勝事,故名暴流。如水暴流。 - 朱芾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