塵,指微塵;劫,爲極大之時限。塵點劫,爲譬喻時間甚長久遠之詞。略稱塵劫。法華經卷叁化城喻品說叁千塵點劫,謂大通智勝如來之入滅,系久遠以前之事。譬如將叁千大千世界磨爲微塵,東方經過千國土,方掉落一微塵;再經過千國土,掉落第二微塵;待全部微塵落盡,而所經之國土皆悉碎爲微塵。如是之一微塵爲一劫,即有叁千塵點劫。同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則說五百塵點劫,以闡明釋尊成佛以來之久遠。謂將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之叁千大千世界碎爲微塵,經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之國土,方掉落一微塵,再經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土,掉落第二微塵;待全部微塵落盡,所經國土悉碎爲微塵。如是之一微塵稱一劫,總計有五百塵點劫,或說爲五百億塵點劫。[大智度論卷叁十二、法華經玄義卷一上、法華義疏卷四(吉藏)]
(術語)有二種:一,叁千塵點劫。一,五百塵點劫。
1.指叁千塵點劫,即磨一叁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爲墨,每經一叁千大千世界便下一點,墨完了,而所經過的世界又全部碎爲微塵,再以每一微塵當作一劫來計算,這是表顯大通智勝佛出世迄今非常久遠的比喻。2.指五百塵點劫,即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之叁千大千世界爲微塵 - 陳義孝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