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道場?道場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、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道場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道場”的解釋

  (一)梵名Bodhi  -man!d!a  。又作菩提道場、菩提場。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之金剛座上佛陀成道之處。[舊華嚴經卷一世間淨眼品、悲華經卷叁諸菩薩本授記品]

  (二)指修行佛道之區域;不論堂宇之有無,凡修行佛道之所在,均稱道場。法華經卷六如來神力品(大九·五二上):“所在國土,若有受持、讀誦、解說、書寫、如說修行,若經卷所住之處,若于園中,若于林中,若于樹下,若于僧坊,若白衣舍,若在殿堂,若山谷曠野,是中皆應起塔供養,所以者何?當知是處即是道場。”[維摩義記卷二末]

  (叁)指成就菩提動機之發心、修行等。如維摩經卷上菩薩品所說,直心是道場,深心是道場,菩提心是道場,布施是道場,叁明是道場,于一念間知一切法是道場。[華嚴經探玄記卷二、華嚴經疏卷四]

  (四)在密教,修瑜伽妙行時,須先行結界,次則建立本尊道場,以修道場觀。其目的在觀他方世界佛之身土,作爲表示本尊之建立,或即觀自心本來具有的本尊身土,迎他方世界本尊,使其與自心融爲一體。(參閱“道場觀”5649)

  (五)一般所謂之道場,系指修習佛法之場所,故道場可作爲寺院之別名。隋炀帝即嘗下诏,明令天下之寺改稱道場。此外,宮中行佛事之場所,稱內道場,或稱內寺。臨濟宗專指供雲水僧修行之場所爲道場。日本天臺宗之安然,稱受戒之場所爲道場。[佛祖統紀卷叁十九、續高僧傳卷十一吉藏傳、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五]

  (六)指某些法會,如慈悲道場、水陸道場等。

  (七)北魏僧。籍貫不詳。又作道長。初從慧光出家。北魏永平元年(508),菩提流支來華,譯出十地經論等,師投其門下,後因故觸怒流支,遂遁入嵩山,十年之間精研大智度論,窮盡其旨。不久出洛陽,專講智論。複于邺都大集寺大張講筵,缁素雲集,時人尊爲“學者之宗”。師平素奉置天竺雞頭摩寺五通菩薩所畫之阿彌陀五十菩薩像,後且以之轉寫于世。生卒年不詳,僅知北齊後主隆化元年(576)時,師尚健在。另據安樂集卷下所載六大德相承之說,依次有道場、昙鸾之記載,准之,昙鸾或爲師之門人。[大智度論疏卷二十四、續高僧傳卷二十四明瞻傳、廣弘明集卷二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道場”的解釋

  (術語)梵語菩提曼拏羅Bodhima&ndotblw;&ddotblw;ala,謂佛成聖道之處。中印度摩竭陀國尼連禅側,菩提樹下之金剛座是也。西域記八曰:“菩提樹垣正中有金剛座。(中略)賢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剛定,故曰金剛座焉。證聖道所,亦曰道場。”又得道之行法,謂爲道場。維摩經菩薩品曰:“直心是道場。(中略)叁十七品是道場。”又供養佛之處,謂爲道場。輔行二曰:“嚴道場者,場者俗中亦以爲祭神處也。今以供佛之處名爲道場。”又學道之處,謂爲道場。注維摩經四曰:“肇曰:閑宴修道之處,謂之道場也。”隋炀帝時以爲寺院之名。佛祖統紀叁十九曰:“隋大業九年,诏改天下寺曰道場。”又爲法座之異名。慈悲道場,水陸道場等是也。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道場”的解釋

  1.群衆學道的場所。2.佛寺。3.成道的地方。4.供養佛的地方。 - 陳義孝編

【佛識慧集】對“什麼是道場”的解釋

信衆學道的場所,佛寺皆是成道的地方。

- 梵心居士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道場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