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parama^rtha-s/u^nyata^。十八空之一。指大乘至極之涅槃、諸法實相爲空。又作勝義空、真實空。涅槃、諸法實相爲第一義無上法,非常非滅,不受不著,其性自爾,本無今有,今有還無,故爲空,稱爲“第一義空”。小乘之涅槃雖亦謂之空,然小乘之涅槃乃“偏真但空”之涅槃,大乘之涅槃則爲中道實相之空,故爲第一義之空,亦爲真言阿字本不生之實義。此第一義空之妙理,則稱第一空法。
雜阿含經卷十叁(大二·九二下):“我今當爲汝等說法,初中後善,善義善味,純一滿淨,梵行清白,所謂第一義空經。”大智度論卷叁十一(大二五·二八八中):“涅槃中亦無涅槃相,涅槃空是第一義空。(中略)能使諸法實相空,是名爲第一義空。”此外,相對于世谛以“諸法爲有”之情形,亦說第一義谛即是空。[大品般若經卷五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、中論卷四觀四谛品、成實論卷十二滅法心品、十八空論、大乘義章卷二](參閱“十八空”353)
(術語)對于小乘之涅槃而雲大乘至極之涅槃爲第一義空。小乘之涅槃者偏真但空也,大乘之涅槃者空亦空,爲中道實相之空,故名第一義。叁藏法數四十六曰:“諸法中最第一法名爲涅槃,涅槃之法空無有相,是爲第一義空。”涅槃經二十七曰:“佛性名第一義空,第一義空名爲智慧,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。”智度論叁十一曰:“能使諸法實相空,名爲第一義空。”觀佛叁昧經曰:“佛地果德,真如實相第一義空。”[囗@又]小乘之涅槃亦名第一義空。雜阿含經十叁曰:“我今爲汝等說法,初中後善,善義善味,純一滿淨,梵行清白。所謂第一義空經。”
指大乘至極的涅槃,因大乘的涅槃與小乘的涅槃不同,小乘的涅槃偏真但空,大乘則連空亦空,爲中道實相之空,故名第一義。 - 陳義孝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