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豆佉?豆佉是什麼意思?

在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翻譯名義集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豆佉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豆佉”的解釋

  (術語)Du&hdotblw;kha,譯曰苦,四谛之一。苦以逼惱爲義。一切有爲心行。常爲無常患界之所逼惱是也。見法界次第。

【翻譯名義集】對“什麼是豆佉”的解釋

  或伊祢,晉雲苦。法界次第雲:苦以逼惱爲義。一切有爲心行,常爲無常患累之所逼惱,故名爲苦。苦有叁種:一苦苦,二壞苦,叁行苦。今明叁苦,有別有通。別者,叁苦即別對叁受。苦受,從苦緣生,情覺是苦,即苦苦也;樂受,樂壞時生苦,即是壞苦;不苦不樂受,常爲無常遷動,即是行苦。若通論叁苦,則叁受通有叁苦。所以然者,叁受之心即是苦,通從苦緣生故,通是苦苦。叁受之心通爲壞相所壞故,通是壞苦。叁受之心通是起役運動不停之相故,通是行苦。行以遷流爲義,故楞嚴雲:譬如瀑流,波浪相續,前際後際,不相踰越。古德頌行苦密遷雲:如以一睫毛,置掌人不覺;若安眼睛上,違害極不安。愚人如手掌,不覺行苦遷;智者如眼睛,違極生厭患。智論雲:無量衆生,有叁種身苦:老、病、死;叁種心苦:貪、嗔、癡;叁種後世苦: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法句經雲:昔四比丘論世苦事:一雲淫欲惱人;一雲饑渴逼體;一雲嗔恚擾亂;一雲驚怖恐懼。各執己是,競謂他非。佛知遂問,比丘具答。佛言:汝等所論,不究苦義。身爲諸苦之本,衆患之原,當求寂滅,此最爲樂。 - 宋·普潤法雲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豆佉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