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二德?二德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叁藏法數、佛學常見辭彙、佛學次第統編、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二德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二德”的解釋

  (一)智德與斷德。(一)衆生所具之了因,至于佛性果,稱爲智德,乃照了一切事理者。(二)衆生所具之緣因,至于佛性果,稱爲斷德,乃斷盡一切妄惑者。前者爲菩提,後者爲涅槃。[觀音玄義卷上]  

  (二)悲德與智德。(一)悲德,爲諸佛菩薩利他之德。(二)智德,爲諸佛菩薩自利之德。  

  (叁)性德與修德。(一)性德,謂本來性具之德,如叁因中之正因佛性,叁德中之法身即是。(二)修德,謂修成之德,如叁因中之了因、緣因二佛性,叁德中之般若、解脫二德。[天臺四教儀集注卷下]  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二德”的解釋

  (名數)一、智德,衆生所具之了因至于佛性果爲智德,照了一切之事理者,二、斷德,衆生所具之緣因至于佛性果爲斷德,斷盡一切之妄惑者,智德是菩提,斷德是涅槃也。諸佛心具此二德。見觀音玄義上。[囗@又]一、悲德,諸佛菩薩利他之德也,二、智德,諸佛菩薩自利之德也。[囗@又]一、性德,本來性具之德也。叁因中之正因佛性,叁德中之法身是也。二、修德,修成之德也,叁因中了因緣之二佛性,叁德中般若解脫之二德是也。小乘不知此性修,大乘之權教,使二德隔曆,大乘之實教使二德相即。見四教儀集注下。

【叁藏法數】對“什麼是二德”的解釋

  [出觀音玄義]  二德者。在衆生因心所具。則名緣了二因。在諸佛果上所顯。則成智斷二德。蓋了因顯。則成智德。緣因顯。則成斷德故也。一智德智即智慧。謂照了一切諸法。通達無礙。隨衆生機器大小。各各爲其演說。無有差謬。是名智德。二斷德斷即斷除。謂斷惑業淨盡。隨所調伏衆生之處。惡不能染。縱任自在。無有累縛。是名斷德。 - 明·一如等 撰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二德”的解釋

  1.智德和斷德。智德即菩提,因菩提能透視一切的事理;斷德即涅槃,因涅槃能斷除一切的妄惑。2.悲德和智德。悲德是諸佛菩薩利他的德行;智德是諸佛菩薩自利的德行。3.性德和修德。性德是自性本具的德;修德是用功修來的德。 - 陳義孝編

【佛學次第統編】對“什麼是二德”的解釋

  觀音玄義雲二德二德者,在衆生因心所具,則名緣了二因。在諸佛果上所顯,則成智斷二德。蓋了因顯則成智德,緣因顯則成斷德故也。
  一、智德  智即智慧,謂照了一切諸法,通達無礙,隨衆生機緣大小,各各爲其演說,無有差謬,是名智德。
  二、斷德  斷即斷除,謂斷惑業淨盡,隨所調伏衆生之處,惡不能染,縱任自在,無有累縛,是名斷德。 - 明·楊卓

【佛識慧集】對“什麼是二德”的解釋

有叁種解說。

  一是智德與斷德。

  智德即菩提,因菩提能透視一切事理。

  斷德即涅槃,因涅槃能斷除一切妄惑。

  二是悲德和智德。

  悲德是諸佛菩薩利他的德行;

  智德是諸佛菩薩自利的德行。

  叁是性德與修德。

  性德是非本性具有的德,修德是修來的德。

- 梵心居士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二德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