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二種法身?二種法身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二種法身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二種法身”的解釋

  于佛、菩薩之法身所立之理法身、智法身二種;在諸經論中,其種類及名稱有下列數種:

  (一)據華嚴經疏卷十、金光明經所舉之二種:(一)理法身,理即性德;謂本覺之理性,性淨明體,本來離念,等同虛空界,無所不遍,諸佛與衆生皆同一相,但在衆生爲無明所隱沒、在諸佛爲始覺之智所顯現者,稱爲理法身。(二)智法身,智即修德;謂究竟始覺之智,契合清淨本覺之理,理智互融,色心不二,智所現故,稱智法身。

  (二)據金剛般若論卷上載,即:(一)言說法身,法身無相,本離言說,雖離言說,非言莫顯,故稱言說法身。(二)證得法身,法身體遍,物物皆具,但以迷故,不能究顯,故以始覺之心契于本覺之理,始本不二,即究竟覺,故稱證得法身。

(叁)前之證得法身又分二種,即:(一)智相法身,指具足智慧,善能演說諸法,爲智慧之相:由此智慧之相得至法身住處,故稱智相法身。(二)福相法身,指受持演說教法之福相勝于七寶布施,由此福相得至法身住處,故稱福相法身。[金剛般若論卷上(無著)]

  (四)昙鸾所立之二種,即:(一)法性法身,謂證得法性理體之佛之真身,攝于叁身中之法身、報身中。(二)方便法身,由法性法身示現衆生化益方便之佛之應化身。[往生論注卷下]

(五)菩薩璎珞本業經卷上之說,即:(一)法性身,指法性所流之實智。(二)應化法身,由法性身所應現之一切身。

  (六)菩薩璎珞本業經卷下之說,即:  (一)果極法身,即法性法身。(二)應化法身,即方便法身。應化法身如影隨形,以果身常故,應身亦常。

  (七)寶性論卷四之說,即:寂靜法身及得寂靜法身之因身。

  (八)元照所立之二種,即:(一)理法身,如來所證之真理。(二)事法身,戒定慧等五分之功德法。此爲大小二乘相對之二種法身。[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叁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二種法身”的解釋

  (名數)見法身條。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二種法身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