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buddha-caks!us。指諸佛照破諸法實相,而慈心觀衆生之眼。系五眼之一。謂諸佛具有肉、天、慧、法四眼之用,乃至無事不見、無事不知、無事不聞,聞見互用,無所思惟,一切皆見。無量壽經卷下(大一二·二七四上):“佛眼具足,覺了法性。”法華文句卷四下(大叁四·六○上):“佛眼圓通,舉勝兼劣;又四眼入佛眼,皆名佛眼。”法華經方便品(大九·九中):“舍利弗當知,我以佛眼觀,見六道衆生,貧窮無福慧。”[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○四、瑜伽師地論卷十四、大智度論卷叁十叁、大乘義章卷二十末、無量壽經鈔卷六]
(術語)五眼之一。佛名覺者,覺者之眼雲佛眼,照了諸法實相之眼也。又別于前之四眼,四眼至佛則總名爲佛眼。無量壽經下曰:“佛眼具足覺了法性。”同慧遠疏曰:“前四是別,佛眼是總。”法華文句四曰:“佛眼圓通,本勝兼劣,四眼入佛眼,皆名佛眼。”毗尼止持音義曰:“謂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,無不見知。如人見極遠處,佛見則爲至近。人見幽暗處,佛見則爲明顯。乃至無事不見,無事不知,無事不聞。聞見互用,無所思惟,一切皆見也。”
五眼之一,即佛陀之眼,能夠見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議的道理。 - 陳義孝編
即「佛陀之眼」,指「佛陀觀察衆生根性熟度與煩惱趨勢的眼力」。 - 莊春江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