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十叁觀音之一。以其坐于蛤蜊中,故有此稱。此乃起源于唐朝以後之信仰,非經軌中所載。據佛祖統紀卷四十二唐文宗開成元年條記載,唐文宗食蛤蜊,有擘而不開者,乃焚香禱之,蛤蜊忽變現菩薩之形,帝乃诏終南山惟政禅師問此因由,後並诏告天下寺院立觀音像。此爲蛤蜊觀音信仰之濫觞。普遍爲漁民所崇信。[佛像圖彙卷二]
(菩薩)叁十叁觀音之一。坐于蛤蜊中,故有此稱。又,唐文宗食蛤蜊,有擘而不開者,焚香禱之,俄變爲大士形。帝召終南山惟政禅師問之。師曰:夫物無虛應,此蓋陛下信心廣耳。經雲:應以此身得度者,即現此身而爲說法。帝曰:大士雖現,末聞說法。師曰:陛下睹此,常耶?非常耶?信耶?非信耶?帝曰:希有之事,焉得不信。師曰:已說法竟。帝大悅,即诏天下寺院立觀音像。見佛祖統紀四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