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菩薩之繪像或雕刻像上,背後所造立之光相,稱作後光,或光背、光焰。其形樣多依時代、地方、佛菩薩之種類而有種種不同,然可大別爲頭光與舉身光二種。若由佛像頭面周圍所發之光,以圓輪表示者,稱爲圓光或頭光;而由圓光所放射出之金線光芒,則稱線光或筋光。若由佛像全身所發射之光,稱舉身光、身光。其中,頭光與身光若以二重圓輪來表示,稱爲輪後光;若于輪後光之後,再附上船形之大光焰,則稱爲船
後光、船形後光。又密教之明王等忿怒形之諸尊,多以火焰爲光背。此後光、光背之稱呼,大多用于雕刻之佛像上。[觀無量壽經、廣弘明集卷十七、佛像圖彙卷五](參閱”光背”2179)
(雜名)又曰背光。在佛背後之圓光。就木佛,畫像而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