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凡二卷。東晉法業撰。今已不存在。[諸宗章疏錄卷一]
(二)全一卷。唐代法藏(643~712)述于天授年間。又稱華嚴經旨歸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。本書分十門以闡論華嚴經。內容多處引用提雲般若所譯之華嚴經不思議境界分,故推斷本書系法藏撰于四十九歲之時。法藏爲華嚴宗叁祖,著作多達數十種,綜觀其一生之思想與教學體系,乃以華嚴五教章一書爲基礎,而以華嚴經探玄記一書集大成,本書則爲其間之重要著作。華嚴宗素有“十玄緣起”之說,乃闡釋法界中各種無礙法界之相狀者,華嚴宗並謂通達此義始可深入華嚴經之玄海。基于此說,華嚴宗二祖智俨創立十玄章,被稱爲古十玄;法藏又進一步發揮闡論十玄之奧義,被稱爲新十玄。本書所論述之要旨即介于古十玄至新十玄之間,書中舉出“十義”作爲十玄門之根據。
(書名)一卷,法藏著。有十門分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