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德堂
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九部經?九部經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九部經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九部經”的解釋

  梵語nava^n%ga-s/a^sana,巴利語navan%ga-buddha-sa^sana。又作九分教、九部法。略稱九經。爲佛經內容之九種分類。九部之名稱,南北所傳諸說各異。  (一)據巴利文善見律毗婆沙序、長部經注序、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叁等,九部爲:修多羅(巴sutta  )、祇夜(巴geyya  )、伽陀(巴ga^tha^  )、和伽羅那(巴veyya^karan!a  ,又作受記)、優陀那(巴uda^na  )、伊帝目陀伽(巴itivuttaka  ,又作如是語)、阇陀伽(巴  ja^taka  ,又作本生)、毗佛略(巴vedalla  )、阿浮陀達磨(巴abbhutadhamma  ,又作未曾有法)。據大明叁藏法數卷叁十叁、卷叁十四載,此九部自古稱爲大乘九部,系自十二部經中,除去尼陀那(因緣、緣起)、阿波陀那(譬喻)、優波提舍(論議)等叁部而成者。大乘義章卷一、法苑義林章卷二等謂,于十二部經中,大乘菩薩之人無犯戒等,故無緣起;機緣殊勝,故無譬喻;無征诘問答之要,故無論議。

  (二)據法華經方便品之載,九部爲:修多羅、祇夜、伽陀、本事、本生、未曾有、因緣(梵nida^na  ,巴同)、譬喻(梵avada^na  ,巴同)、優波提舍(梵upades/a  ),稱爲小乘九部,系自十二部經中,除去毗佛略(方廣)、和伽羅那(受記)、優陀那(無問自說)等叁部而成者。

  (叁)  據大集法門卷上所載,九部爲:契經、祇夜、記別、伽陀、本事、本生、緣起、方廣、希法,系自大乘九部之中,除去優陀那,另加緣起而成者。

  (四)據十住毗婆沙論卷九念佛品所載,九部爲:修多羅、岐夜、授記、伽陀、憂陀那、尼陀那、如是語經、斐肥儸、未曾有經,系自小乘九部中,除去阇多伽,另加尼陀那而成者。[大般涅槃經義記卷二、大乘玄論卷五、法華經玄義卷六上、妙經文句私志記卷十二](參閱“十二部經”344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九部經”的解釋

  (名數)佛經之內容分類,有九種也:(一)一修多羅,二只夜,叁和伽羅那,四伽陀,五優陀那,六伊帝目多伽,七阇陀伽,八毗佛略,九阿浮陀達磨。涅槃經第叁曰:“能師子吼廣說妙法,謂修多羅、只夜、受記、伽陀、優陀那、伊帝目多伽、阇陀伽、毗佛略、阿浮陀達磨,以如是等九部經典,爲他廣說。”又第五曰:“半字者謂九部經。”又第七曰:“如來先說九部法印。”又曰:“過九部經有方等典。”是即小乘經中唯有九部之意,乃以九部經爲小乘經之分類者也。然大乘義章第一,法苑義林章第二本等。謂以九部爲大乘經中之內容分類,十二部經中,菩薩大乘之人,無犯戒等,故無尼陀那(即緣起),機根勝,故無阿波陀那(即譬喻),無征诘問答之要,故無優波提舍(即論議)雲。然此九部之名目,與南方所傳一致,則涅槃經所說,以九部爲小乘經之分類,似不容疑。但涅槃九部中,第八有毗佛略。毗佛略Vaipuya,譯言方廣,或方等,通常以之爲大乘之異名,故以此九部爲大乘經之分類,亦自有據。南方所傳者,無此毗佛略,代以毗陀略Vedaa,置于第九,毗陀略有破碎或執明及獲明之義,與毗佛略之意不同。涅槃之九部中列毗佛略者,恐爲毗陀略之寫誤也。若不然,則所謂過九部經有方等典者,不得不全陷于無意味。既言過九部經有方等(即毗佛略),則毗佛略不應存于九部中也。(二)修多羅,只夜,和伽羅那,伽陀,優陀那,尼陀那,伊帝目陀伽,毗佛略,阿浮陀達磨也。十住毗婆沙論第九念佛品曰:“善說九部經法,所謂修多羅、只夜、授記、伽陀、憂陀那、尼陀那、如是語經、斐肥儸、未曾有經。”是涅槃之九部中除阇陀伽加尼陀那也。(叁)修多羅、只夜、伽陀、尼陀那、阿波陀那、伊帝目多伽、阇陀伽、阿浮陀達磨、優波提舍也。法華經第一方便品曰:“或說修多羅,伽陀及本事。本生未曾有,亦說于因緣。譬喻並只夜,優波提舍經。”又曰:“我此九部經,隨順衆生說。入大乘爲本,以故說是經。”此古來傳爲小乘之九部者。言十二部經中,小乘不明行因成佛之義,故無和伽羅那(即授記),法淺易咨,故無優陀那(即無問自說),未顯廣理,故無毗佛略(即方廣)也。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九部經”的解釋

  由叁藏十二部經中除去方廣、授記、無問自說,就是小乘的九部;若除去因緣、譬喻、論議,就是大乘的九部。 - 陳義孝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九部經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