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稱九品淨刹、九品安養。據觀無量壽經之說,願往生之人,由于機類不同,行業各殊,而有優劣之九品,故所生之極樂淨土,亦有九品之別。此外,密教別有九品之說,以上品上生真色地、上品中生無垢地、上品下生離垢地、中品上生善覺地、中品中生明力地、中品下生無漏地、下品上生真覺地、下品中生賢覺地、下品下生樂門地,稱爲九品淨識真如境。[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叁、阿彌陀經卷下、九品往生阿彌陀叁摩地集陀羅尼經]
(術語)又曰九品淨刹,九品安養,九品蓮臺。有九品差別之淨土也。願往生之人,有九品之別,故所生之極樂淨土,亦有九品之殊。其說雖基于觀無量壽經。而彼經但謂衆生之機,有九品之別,各修其品之行者,有來迎之真化,華開之遲速,悟道之早晚。實未明言極樂有九品之別。惟據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叁及支謙之阿彌陀經下,則說與九品開合不同之叁輩往生。謂其上輩者,直往生淨土,住于空中七寶舍宅,且去阿彌陀佛爲近。中輩及下輩者,不得直至佛所,道見彌陀國界邊自然七寶城,縱廣各二千裏者,止于此,居五百歲,出而至阿彌陀佛所,聞法亦不開解,住于地上之舍宅,且去佛甚遠雲。是即說叁輩人所生之土,有中邊優劣之殊者也。若據無量壽經下,則其明叁輩往生之文中,不言所生之處有異同。而別至末段,說疑惑者,生于邊地,處于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之宮殿,五百歲中,不見佛聞法。是爲邊地不攝于叁輩者,與前二經不同。然淨土有中邊之說,則彼此無異。又九品往生阿彌陀叁摩地集陀羅尼經,別有九品淨土之說。文曰:“無量壽國,在九品淨識叁摩地,是即諸佛境界,如來所居。叁世諸佛,從是成正覺,具足叁明,增長福慧。其九品境界:上品上生真色地,上品中生無垢地,上品下生離垢地,中品上生善覺地,中品中生明力地,中品下生無漏地,下品上生真覺地,下品中生賢覺地,下品下生樂門地,是名曰九品淨識真如境。”又“若有衆生,欲往生如是九品淨土,奉視十二圓妙(即十二光佛),日夜叁時,稱如是九品淨土名,贊十二光佛號,即永出叁界火宅,定生真如,離有漏,永入無漏。”是蓋爲密教一種之所說,與淨土家所謂九品不同之處也。
又名九品淨刹、九品安養、九品蓮臺等,即有九品分別的淨土,因爲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人有九品的分別,所以所往生的淨土,也有九品的不同。 - 陳義孝編
又名九品淨刹,九品安養,九品蓮臺等。
即有九品分別的淨土,因爲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人有九品的分別,所以所往生的淨土,也有九品的不同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