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duh!khe”nvaya-jn~a^nam。八智之一。即觀叁界之四谛,所發十六心之一。緣觀色界、無色界之苦谛所得之無漏智;以其類于觀欲界之苦谛所得之苦法智,故稱苦類智。[大明叁藏法數卷叁十一](參閱“見道”3000)
(術語)八智之一。觀色界無色界之苦谛,而斷對于苦谛之見惑之智也。此智爲先觀欲界苦谛而起之苦法智流類,故有類之名。叁藏法數叁十一曰:“觀欲界苦谛之後,複觀上二界苦谛。真智明發,是欲界苦法智之流類,是名苦類智。”
八智之一。見八智條。 - 陳義孝編
雜集論九卷二頁雲:苦類智者:謂此無間,無漏智生;審定印可苦類智忍。所以者何?由苦類智忍無間,無漏智生;于苦類智忍,內證印可;故名苦類智。 - 朱芾煌
八智之一。即觀叁界之四谛,所發十六心之一。緣觀色界、無色界之苦谛所得之無漏智;以其類于觀欲界之苦谛所得之苦法智,故稱苦類智。 - 于淩波居士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