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作敬禮。即禮拜恭敬之意。依大唐西域記卷二載,印度致敬之儀分爲九等:(一)發言慰問,(二)俯首示敬,(叁)舉手高揖,(四)合掌平拱,(五)屈膝,(六)長跪, (七)手膝踞地,(八)五輪俱屈,(九)五體投地。
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一亦載(大二四·二七叁上):“凡是口雲:“我今敬禮”,但是口業申敬;若時曲躬,口雲:“畔睇”,此雖是禮,而未具足。(中略)有二種敬禮,雲何爲二?一者五輪著地,二者兩手捉■,而皆口雲:“我今敬禮。””又于普賢十種行願中以“禮敬諸佛”爲第一大願。[四十華嚴經卷十叁、大寶積經卷四十叁、方便心論](參閱“和南”3125、“敬禮”5465、“禮”6582)
(雜語)禮拜恭敬也。法華經提婆品曰:“龍王女忽現于前,頭面禮敬。”普賢行願品曰:“一者禮敬諸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