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六根?六根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英漢對照詞典、叁藏法數、佛學常見辭彙、法門名義集、佛學次第統編、唯識名詞白話辭典、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六根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  梵語s!ad!  indriya^n!i。又作六情。指六種感覺器官,或認識能力。爲十二處之內六處,十八界之六根界。根,爲認識器官之意。即眼根(視覺器官與視覺能力)、耳根(聽覺器官及其能力)、鼻根(嗅覺器官及其能力)、舌根(味覺器官及其能力)、身根(觸覺器官及其能力)、意根(思惟器官及其能力)。前五種又稱五根。五根乃物質上存在之色法,即色根。有二種之別,生理器官稱爲扶塵根,以四大爲體,對取境生識僅起扶助作用;實際起取境生識作用者稱爲勝義根,以四大所生淨色爲性。對此,意根則爲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,即無色根。據有部之說,前刹那之六識落謝于過去,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識之等無間緣。故六識之作用,須常以意根爲所依(通依)。然前五識除依意根之外,另有特定之根爲其所依(別依);意識則僅依意根,並無其他特定之根。瑜伽行派等則由唯識義上說六根,主張六根、六境均爲內識所變。又六根可視爲我人之身心全體,如法華經說讀誦、書寫經典,六根即可清淨。[俱舍論卷一至卷叁、成唯識論卷一、順正理論卷六、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](參閱“五根”1137、“六境”1298、“六識”1312、“根”4131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  (名數)于眼等之五根,加意根也。據大乘,則第七之末那識名爲意根。據小乘,則以前念之意識爲意根。此六法有能生六識而使各別緣六境之勝用,故立爲六根。俱舍論叁曰:“頌曰:了自境增上,總立于六根。論曰:了自境者,謂六識身眼等五根,于能了別各別境識有增上用,第六意根于能了別一切境識有增上用,故眼等六各立爲根。”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  (名數)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,根爲能生之義,眼根對于色境而生眼識,乃至意根對于法境而生意識,故名爲根。大乘義章四曰:“六根者對色名眼,乃至第六對法名意,此之六能生六識,故名爲根。”六根中前五根爲四大所成之色法,意根之一爲心法。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識爲意根,大乘以八識中之第七末那識爲意根。

【英漢對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Six  Sense-organs  ==  六根

see  Six  Indriyas.

【英漢對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Six  Roots  ==  六根

or  Six  Sense-organs,  see  Six  Indriyas.

【英漢對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Six  Places  ==  六根

Sanskrit  word  is  Sadayatana.  See  Six  Indriyas.

【英漢對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Six  Indriyas  ==  六根

or  Six  Internal  Bases,  or  Six  Sense-organs,  or  Six  Places.  They  are  eye,  ear,  nose,  tongue,  body  and  mind.

【叁藏法數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  [出首楞嚴經]  根即能生之義。謂六根能生六識。故名六根。一眼根謂眼能于色境盡見諸色。瑜伽論雲。能觀衆色。是也。二耳根謂耳能聽聞衆聲。瑜伽論雲。數由此故。聲至能聞。是也。二鼻根謂鼻能齅聞香氣。瑜伽論雲。數由此故。能嘗于香。是也。四舌根謂舌能嘗于食味。瑜伽論雲。能嘗衆味。數發言論。是也。五身根謂身爲諸根之所依止。瑜伽論雲。諸根積聚。是也。六意根謂意于五塵境界。若好若惡。悉能分別也。(五塵者。色塵。聲塵。香塵。味塵。觸塵也。) - 明·一如等 撰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  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眼是視根,耳是聽根,鼻是嗅根,舌是味根,身是觸根,意是念慮之根。根者能生之義,如草木有根,能生枝幹,識依根而生,有六根則能生六識,亦複如是。其中何根生何識,各有其界限,不相混,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識,並不能生耳鼻等識,余可類推。 - 陳義孝編

【法門名義集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眼耳鼻舌身意。是爲六根。發生六識中間緣。染是識六塵。眼受何塵。色亂其想。耳取何塵。聲蕩其志。鼻染何塵。香熏其欲。舌受何塵。味長其嗜。身取何塵。著于細滑。意染何塵。流于分別。何以謂之塵。六根所緣合生染著汙心智有等塵埃之坋物也。六識隨塵障無塵智。行者觀空。得無塵解。故能不染聲色。不貪舌味。不著細滑。不起分別。達無想之理。得聖人之名 - 唐·李師政 撰

【佛學次第統編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  凡夫只認現境,不了自心。依于六根,接于六塵,而生六識。所謂六根者,先言根義,次言其六。所言根者,能生之義。以能對境生識,故謂之根。言六根者:
  一、眼  能見色者是。以能對色而生眼識,故謂眼根。
  二、耳  能聞聲者是。以能對聲而生耳識,故謂耳根。
  叁、鼻  能嗅香者是。以能對香而生鼻識,故謂鼻根。
  四、舌  能嘗味者是。以能對味而生舌識,故謂舌根。
  五、身  能感觸者是。以能對觸而生身識,故謂身根。
  六、意  能知法者是。以能對法而生意識,故謂意根。
  此之六根,尚有其他六受、六入、六處等名義,另詳他章,茲不細及,以免繁絮。 - 明·楊卓

【唯識名詞白話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根爲生長之意,如草木之根不僅具有增長,且可衍生枝幹、花葉果實等。佛教用語中的根,含有器官能力的意思。如人類之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。六根指六種感覺器官,爲十二處的內六處。即眼根,爲視覺器官與視覺能力。耳根,爲聽覺器官與視覺能力。鼻根,爲嗅覺器官及其能力,舌根,爲味覺器官及其能力。、身根,爲觸覺器官及其能力。意根,爲思惟器官及其能力。在六根若除去意根,前五種則稱五根。五根是物質性的色法,即色根。意識則依于意根,是心法。見《俱舍論》、《成唯識論》等所載。 - 于淩波居士著

【佛識慧集】對“什麼是六根”的解釋

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

  眼是視根,耳是聽根,鼻是嗅根,舌是味根,身是觸根,意是念慮之根,根者能生之義,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幹,識依根而生,有六根即能生六識,亦複如是。其中何根生何識,各有其界限,不相混。

- 梵心居士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六根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