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衣服)一作衲衣。雲糞掃衣。拾取人棄不顧與糞掃均之賤物,縫納爲法衣,故名糞掃衣,亦名納衣。比丘著之,十二頭陀行之一。作衲者,俗字也。佛祖統紀(慧思尊者傳)曰:“平昔禦寒唯一艾衲。”注“法華經,衲衣在空間。律文謂之五納衣。謂納受五種舊弊以爲衣也。俗作衲字失義。”大乘義章十五曰:“言納衣者,朽故破弊縫納供身。”[囗@又](雜名)禅僧多著納衣,故一稱曰衲衣。傳燈錄(多福和尚章)曰:“問如何是衲衣下事?”
又名糞掃衣,即拾取人家棄之不用與糞掃一樣的賤物來縫納而成的法衣,爲十二頭陀行之一。 - 陳義孝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