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七種真實之理。即:(一)愛味谛,又作味谛、愛實,乃集谛之理,指于諸有漏法能生愛心,實爲生死流轉之因。(二)過患谛,又作患谛、苦實,即苦谛之理,指諸有漏果,實滿四苦八苦等過患。(叁)出離谛,又作離谛、解脫實,即道谛之理,八正道實爲滅苦之因,出離生死之對治道。(四)法性谛,又作法谛、法實,即滅谛之理,指二無我所顯真如法性之理。(五)勝解谛,又作解谛、解實,即道谛之理,意解思惟二空所顯之理爲空之行相。(六)聖谛,又作聖實,即滅谛之理,指聖所知之一切寂靜境界。 (七)非聖谛,又作非聖實,即苦集二谛之理,指凡夫所系之境界。發智論卷八,則以七處善爲七谛,解義有所不同。[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六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](參閱“谛”6294)
如谛施設建立中說。 - 朱芾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