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術語)大乘之七逆也。犯此七逆之一者,遮之不使受菩薩戒,故名遮罪。梵網經下曰:“二師應問言:汝有七遮罪否?若現身有七遮罪者,師不應與受戒。”
[亦名七逆罪出焚網經] 遮謂遮障聖道。逆謂不順于理。行此七罪。不複成就善根。經雲。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是也。一出佛身血佛是一切衆生慈父。能令衆生悟明自心。出離苦趣。衆生當曆劫供養以報其恩。遍複出其身血。如與起行經雲。提婆達兜舉石擲佛。迸石小片。傷佛足指。即破出血。後墮地獄是也。(劫。梵語具雲劫波。華言分別時節。梵語提婆達兜。亦雲提婆達多。華言天熱。以其生時。人天等衆。心皆驚熱故也。)叁弑父弑者。下殺上也。謂父者子之所天。即當竭力孝養。以報 - 明·一如等 撰
七種的遮罪,即在五逆罪之外,加上殺和尚和殺阿阇梨。因凡是犯了此七逆罪之一的人,便禁止他受菩薩戒,所以叫做遮罪。 - 陳義孝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