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叁無性?叁無性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叁藏法數、佛學常見辭彙、法門名義集、法相辭典、佛學次第統編、唯識名詞白話辭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叁無性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叁無性”的解釋

  梵語trividha^  nih!svabha^vata^。系針對遍計所執等叁性之有法所說叁種無性之空義。又作叁種無自性性、叁無自性、叁種無性。即就遍、依、圓叁性而論各無自性之義,分別有相無性、生無性、勝義無性等叁種。(一)相無性(梵laks!an!a-nih!svabha^vata^  ),又稱相無自性性,乃針對遍計所執性而立。蓋遍計所執性爲所謂“情有理無”,迷情之上雖有,唯不過是當情所現之假相,譬如空華,于理而言,體、相俱無,故稱相無性。(二)生無性(梵utpatti  -nih!svabha^vata^  ),又稱生無自性性,乃針對依他起性而立。蓋依他諸法乃托衆緣而生,無定實之性,譬如幻事,故稱生無性。(叁)勝義無性(梵parama^rtha  -nih!svabha^vata^  ),又稱勝義無自性性、無真性、第一義谛無自體相。乃針對圓成實性而立。真如爲殊勝之真理,亦爲根本無分別智之對境,故稱勝義。謂由遠離前遍計所執“我、法”性故,假說無性,非性全無。此即真如,亦即唯識實性。然此叁無性被視爲“密意說”,而非“了義”,因叁自性中之後二自性,其性非無;今假說其無性者,是爲否定世俗所執持之“實性”。[解深密經卷二無自性相品、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叁、卷七十四、顯揚聖教論卷十六、辯中邊論卷上、叁無性論](參閱“叁性”563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叁無性”的解釋

  (名數)唯識論九曰:“叁種無性,謂即相生勝義無性。”詳見叁字部叁無性條。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叁無性”的解釋

  (名數)楞伽經唯識論等所明。對遍等叁性之有法而說相等叁無性之空義:一、相無性,一切衆生以妄心向因緣生之事物,計度有我有法之我法相名爲遍計所執性。此遍計所執性之法,如認繩而浮蛇之相。其相非實有。故名相無性。二、生無性,一切諸法,不關于本來妄心,由因緣相和而生者,謂之依他起性。此依他起性之法爲因緣生,因緣生無實性,恰如繩之因緣生,無繩之實體,故名爲生無性。叁、勝義無性,真如爲圓爲常,爲一切有爲法之實性,故謂之圓成實性。離此圓成實性,一切有無之諸相,名爲勝義無性。勝義者,名于圓成實性。圓成實性爲絕待之法,故不帶何等之相,如麻中無蛇與繩之相。即空真如也。又名相無性,無自然性,法無性。唯識論九曰:“依此叁性立彼叁無性。(中略)稱叁無性,謂即相生勝我無性。”

【叁藏法數】對“什麼是叁無性”的解釋

  [出成唯識論]  一相無性謂一切衆生。于世間之相。處處計著執爲實有。佛爲除此妄執。說一切法。皆無自性。故名相無性。二生無性謂一切諸法。皆托因緣和合而生。本無自性。故名生無性。叁勝義無性謂前相無性生無性。因破衆生妄執之情。假說無性。非性全無。是故佛說勝義無性者。謂真如勝義之性。還離遍計妄執之性。故名勝義無性。 - 明·一如等 撰

【佛學常見辭彙】對“什麼是叁無性”的解釋

  相無性、生無性、勝義無性。相無性是說一切遍計所執的事物,其相皆假而非實有;生無性是說一切法皆依因緣和合而生,因緣生則無有實性;勝義無性是說諸法勝義原無生滅,本不可說,故無有實性。 - 陳義孝編

【法門名義集】對“什麼是叁無性”的解釋

一無相性。二名生性。叁無性性。無相性者。根塵等法據理本寂。名無相性。無生性者。本識等心據理不起。名無生性。無性性者。雙泯前二名無性性。無性體一。以從诠故立其叁名。真法離相。名爲無性性 - 唐·李師政 撰

【法相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叁無性”的解釋

如一切諸法皆無自性中說。
二解  顯揚十六卷四頁雲:論曰:如是叁種自性,當知由叁無自性。故說叁無性。一、相無性。謂遍計所執自性。由此自性,體相無故。二、生無性。謂依他起自性。由此自性,緣力所生,非自然生故。叁、勝義無性。謂圓成實自性。由此自性,體是勝義;又是諸法無性故。 - 朱芾煌

【佛學次第統編】對“什麼是叁無性”的解釋

  叁無性者:
  一、相無性  一切衆生以妄心向因緣生之事物,計度有我有法之我法相,名爲遍計所執性。此遍計所執性之法,如認繩而浮蛇之相,其相非實有,故名相無性。
  二、生無性  一切諸法不關于本來妄心,由因緣相和而生者,謂之依他起性。此依他起性之法,爲因緣生,因緣生無實性,恰如繩之因緣生,無繩之實體,故名爲生無性。
  叁、勝義無性  真如爲圓爲常,爲一切有爲法之實性,故謂之圓成實性。離此圓成實性,一切有無之諸相,名爲勝義無性。勝義者名于圓成實性,圓成實性爲絕待之法,故不帶何等之相,如麻中無蛇與繩之相,即空真如也。
  此叁性又名相無性,無自然性,法無性。 - 明·楊卓

【唯識名詞白話辭典】對“什麼是叁無性”的解釋

這是系針對遍計所執等叁自性而說的,此又稱爲叁無自性性、叁種無性。即就遍、依、圓叁性,而論各無自性之義。一、相無性,又稱相無自性性,是針對遍計所執性而立。因爲遍計所執性爲“情有理無”之法,迷情之上雖是有,唯不過是當情所現的假相,譬如空華,于理而言,體、相俱無,故稱相無性。二、生無性,又稱生無自性性,是針對依他起性而立。因爲依他諸法乃托衆緣而生,無定實之性,譬如幻事,故稱生無性。叁、勝義無性,又稱勝義無自性性、無真性、第一義谛無自體相。乃針對圓成實性而立。以上見《解深密經》卷二所載。此外,《唯識叁十頌》有雲:“即依此叁性,立彼叁無性,故佛密意說,一切法無性。”參閱“叁自性”條。 - 于淩波居士著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叁無性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