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指一年中正月、五月、九月等叁長齋月。于此叁月間持長齋、行善事,故稱善月。據敕修百丈清規卷上祝厘章善月條載,禅院于善月之前一日,維那應令堂司行者覆報住持、庫司,挂善月牌于殿門前,並置備經單、輪差僧簿等,每日鳴大鍾,登殿看經祝贊,竟月而畢。(參閱“叁齋”687、“神通月”4252)
(二)(1149~1241)南宋天臺宗僧。四明定海(浙江鎮海)人,俗姓方。字光遠,號柏庭,“善月”爲其法名。(參閱“柏庭”3846)
(術語)謂正五九之叁長齋月。以此叁月可特修善故也。敕修清規曰:“正五九爲善月。”
指正五九之叁長齋月,因這叁個月是極宜特別修善之故。 - 陳義孝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