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實叉難陀?實叉難陀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翻譯名義集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實叉難陀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實叉難陀”的解釋

  (652~710)梵名S/iks!a^nanda  。又作施乞叉難陀。譯作學喜、喜學。爲唐代譯經叁藏。于阗(新疆和阗)人。善大、小二乘,旁通異學。證聖元年(  695),  持梵本華嚴經至洛陽,奉則天武後之命,與菩提流志、義淨等,于東都大內大遍空寺共譯成漢文,是即新譯華嚴經八十卷。此外另譯有大乘入楞伽經、文殊授記經等,凡十九部,一○七卷。長安四年(705)  歸國,後經再叁迎請,于中宗景龍二年(708)  再度來華,帝親迎于郊外。未幾罹疾,景雲元年十月示寂,世壽五十九。荼毗後,其舌不壞。門人悲智等,送其靈骨及舌返于阗,起塔供養。後人並于荼毗處建立七重塔,稱華嚴叁藏塔。[華嚴經傳記卷一、開元釋教錄卷九、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叁、宋高僧傳卷二、佛祖統紀卷叁十九、佛祖曆代通載卷十二、卷十五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實叉難陀”的解釋

  (人名)Sik&sdotblw;&amacron;nanda,譯曰學喜。于阗國人,譯出華嚴等經十九部一百七卷。見開元錄九。

【翻譯名義集】對“什麼是實叉難陀”的解釋

  唐言學喜。于阗國人。智度弘曠,利物爲心。善大小乘,兼異學論。天後明揚佛日,敬重大乘,以華嚴舊經處會未備,遠聞于阗有斯梵本,發使迎請。實叉與經同來,赴洛重譯。 - 宋·普潤法雲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實叉難陀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