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十誦律?十誦律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十誦律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十誦律”的解釋

  凡六十一卷。姚秦弗若多羅、鸠摩羅什合譯。又稱薩婆多部十誦律。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叁冊。本書將戒律分爲十項(十誦)敘述,故有此稱,爲薩婆多部(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)之廣律。此律之梵本多已發掘出土,且已刊印出版。

  律藏系整理佛陀所製定之戒律,故各部派所傳,原則相同,但細部則不一致。十誦律首舉比丘戒法有波羅夷法四條、僧殘法十叁條、不定法二條、舍墮法叁十條、波逸提法九十條、波羅提提舍尼四條、衆學法一○七條、滅诤法七條,合計二五七條,除戒條外,並一一解說。其次爲七法、八法、雜誦二法等十七法(十七章),系說明僧伽之組織與管理,約爲他律之犍度部。其次說明比丘尼戒,計叁五五條。最後附增一法、優波離問法與比丘誦。

  唐代義淨所撰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載,十誦律與義淨所譯之有部毗奈耶,同爲有部之根本律。茲以十誦律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及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相較,義淨所譯者相當于十誦律之比丘、比丘尼戒法,而內容較十誦律廣泛,多載錄本生因緣故事。據出叁藏記集卷叁新集律來漢地四部序錄載,大迦葉所傳之法藏原爲八十誦,至優波掘多時,因恐後世鈍根者無法完全受持,遂刪爲十誦。或謂羅什所譯者系迦濕彌羅國所傳之略律,義淨所譯者則系摩偷羅國所傳之廣本。又傳來我國之四廣律中,十誦律最早譯出,盛行于南方,南朝之僧業、僧璩、道俨、智稱等師皆精研此律。  

  律部與本律有關之著作,有薩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、薩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十卷、大沙門百一羯磨法一卷、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一卷等。本律之注釋書則有智稱之十誦義記八卷、僧祐之十誦義記十卷、昙瑗之十誦義記疏十卷等,惜今皆已不存。[大智度論卷二、卷一○○、梁高僧傳卷二卑摩羅叉傳、卷十一明律篇末、出叁藏記集卷十二、法經錄卷五、曆代叁寶紀卷七、卷八、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八、英譯大明叁藏聖教目錄、大藏經南條目錄補正索引、律藏の研究(平川彰)]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十誦律”的解釋

  (書名)六十一卷,後秦弗若多羅,羅什共譯。四律之一。有部之本律也。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十誦律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