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名數)一根本無明,由無始之際,一念不覺,而長夜昏迷,不了真理,能生一切之諸惑煩惱者名之。二枝末無明,心心所相應而起,有貪嗔慢疑見等之煩惱者名之。叁共無明,一切結使共相造作一切之諸業者名之。四不共無明,第七識別體之相無,妄起染心障蔽無漏之聖法而恒無間斷者名之。五相應無明,第七識恒與貪癡見慢四惑相應而起者名之。六不相應無明,緣粗顯之境不與余識相應者名之。七迷理無明,根本無明,障中道之理而不能顯發者名之。八迷事無明,見思之煩惱,障蔽生死之事而不能出離者名之。九獨頭無明,妄覺之心不緣外境,孤立生起,生已增廣者名之。十俱行無明,心心所之法常相隨逐而曾不舍離者名之。十一覆業無明,一切之結使覆蔽諸業,使人不知名譽利養恭敬等者名之。十二發業無明,以貪疑我見慢等悉能發生一切惡業而名。十叁種子子時無明,種子者藏識,子時者子刻也。子時爲十二時之首,藏識爲諸識之首,故以爲喻。染習此種子在于藏識中而未發顯者名之。十四行業果無明,以十二因緣中無明,行,愛,取,有之五者煩惱,爲業因,他之七者爲苦果而名。十五惑無明,以名俱生分別及根本隨煩惱等之惑。見毗婆沙論二。
(名數)見無明條。
[出鞞婆沙論] 一根本無明謂從無始之際。一念不覺。長夜昏迷。不了真理。能生一切諸惑煩惱。是爲根本無明。二枝末無明謂心心所法。相應而起。即有貪嗔慢疑見等煩惱。是爲枝末無明。(心心所法者。心即心王。心所即受想行也。)叁共無明一切結使。共相造作一切諸業。是爲共無明。(結使者。謂一切煩惱。能纏縛驅使于人。入于生死也。)四不共無明謂第七識。無別體相。妄起染心。障蔽無漏聖法。恒不間斷。是爲不共無明。(第七識。即意識也。無者。謂不漏落生死也。)五相應無明謂第七 - 明·一如等 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