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ji^vasam!jn~a^。亦即抱存“具有生命的個體(ji^va)”之想法。蓋一般認爲,個體即靈魂或人格主體之意,然在佛教立場,尤其以般若思想之觀點而言,則反對執著于此類個體、性命、靈魂等實存之觀念。如金剛經(大八·七四九上):“須菩提!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衆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”上引中之“相”,乃執著其實有,執著其必有具體之實體、實法可言之意。
又“壽者”一詞之解釋,除上記外,另如吉藏之金剛般若疏卷叁亦謂(大叁叁·一○六中):“外道計有神我,死此生彼,經遊六道,故名壽者也。”窺基之金剛般若經贊述卷上(大叁叁·一叁一中):“見命根斷滅過去後生六道,名壽者相。”此外,大品般若經卷二則以“壽者”一詞爲“我”十六異名之一。
(術語)于假和合之體上認壽命而誤解者。
執一期生命的長短。此相一立,則不了知緣生如幻的道理,焚香祈禱,妄圖長命,永爲叁有束縛,而不得解脫。 - 陳義孝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