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阿羅漢成道時,依無生智而誦出之四句偈,較常見者有“諸漏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”,或雜阿含經最常用之“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”。其中,“生已盡”與“諸漏已盡”同義,意指煩惱業縛已盡,可證阿羅漢果,“梵行已立”,即脫離愛欲而過清淨之生活,唯有正行、正精進而無邪行,“所作已作”,即已完成一切義務職守,“不受後有”,即已得解脫,將來再不受束縛,不再于生死輪回中流轉。
(雜語)阿羅漢成道時,依無生智誦下四句偈。諸漏已盡。梵行已立。所作已辨。不受後有。謂之四句成道。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關於菩提下聯系我們赞助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