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叁卷(或作六卷)。北宋延壽述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冊。系廣舉經論、祖釋等禅家心要之書。各卷之初,首敘其概旨,而後以問答體解明其意旨。問答總數有一一四條,其中第一一二條(大四八·九九二上):“問:“此集所陳,有何名目?”答:“若問假名,數乃恒沙。今略而言之,總名萬善同歸,別開十義。一名理事無閡,二名權實雙行,叁名二谛並陳,四名性相融即,五名體用自在,六名空有相成,七名正助兼修,八名同異一際,九名修性不二,十名因果無差。””由此可知本書之概要,乃逐條解說其意義者。然實際之記述卻未必依上所述之順序。
卷上之初,即說理事相即、萬行由心等義,次則以叁十叁條問答解說其意;卷中之初,即略示波羅蜜等實踐行法,後複以二十七問答細說之。卷下之初,舉示妙行圓滿之趣旨,再揭以五十四條問答,論述其意義。全書雖以宣揚禅旨爲主幹,而華嚴、天臺、淨土等諸宗思想之融合,隨處可見,所引用之書目亦甚多。[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十、禅籍志卷下、總淨土依憑章疏目錄]
(書名)六卷,宋延壽著。明衆善盡歸于實相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