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五趣、六趣同義。有情往來之所,由于開合不同,有五處、六處之別,稱爲五道、六道。五道指地獄道、餓鬼道、畜生道、人道及天道,另加阿修羅道則爲六道。攝阿修羅道于五道內有二義,一者唯攝于天趣,一者攝于天趣與鬼趣二者之中。[大智度論卷叁十、成唯識論樞要卷下本]
(名數)五道六道,開合不同,五道加阿修羅道,則爲六道。智度論叁十曰:“問曰:經說有五道。雲何言六道?答曰:佛去久遠,經法流傳五百年後,多有別異,部部不同,或言五道或言六道。若說五者,于佛經回文說五。若說六者,于佛經回文說六。又摩诃衍中法華經說有六趣衆生,觀諸義意,應有六道。”攝阿修羅道于五道內有二義:一唯攝于天趣,一攝于天趣鬼趣之二者。見唯識樞要下本。新譯家多用五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