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ana^sravah!。“有漏”之對稱。漏,爲漏泄之意,乃煩惱之異名。貪、嗔等煩惱,日夜由眼、耳等六根門漏泄不止,故稱爲漏。又漏有漏落之意,煩惱能令人落入于叁惡道,故稱漏。因之稱有煩惱之法爲有漏;稱離煩惱垢染之清淨法爲無漏,如涅槃、菩提,與一切能斷除叁界煩惱之法,均屬無漏。[俱舍論卷二十、大乘義章卷五本](參閱“有漏”2452)
(術語)An&amacron;srava,漏者煩惱之異名,漏泄之義,貪嗔等之煩惱,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流注而不止,謂之漏。又漏爲漏落之義,煩惱能令人漏落于叁惡道謂之漏。因之謂有煩惱之法雲有漏,離煩惱之法雲無漏。俱舍論二十曰:“諸境界中,流注相續,泄過不絕,故名爲漏。”大乘義章五本曰:“流注不絕,其猶瘡漏,故名爲漏。”法華文句一曰:“毗昙雲:漏落生死。”
清淨沒有煩惱的意思。 - 陳義孝編
瑜伽八十九卷六頁雲:諸色無色二界所系一切煩惱,唯除無明,說名有漏。
二解 雜集論叁卷八頁雲:雲何無漏?幾是無漏?爲何義故,觀無漏耶?謂有漏相違,是無漏義。五無取蘊全,及叁界二處少分,是無漏。爲舍執著離漏我故,觀察無漏。
叁解 雜集論八卷十五頁雲:何故此滅,複名無漏。永離一切煩惱魔故。 - 朱芾煌
爲“有漏”的對稱。漏,爲漏泄之意,爲煩惱的異名。貪、嗔等煩惱,日夜由眼、耳等六根門漏泄不止,故稱爲漏。又漏有漏落之意,煩惱能令人落入于叁惡道,故稱漏。因之稱有煩惱之法爲有漏;稱離煩惱垢染之清淨法爲無漏,如涅槃、菩提,與一切能斷除叁界煩惱之法,均屬無漏。見《大乘義章》卷五。 - 于淩波居士著
清淨無煩惱的意思。
- 梵心居士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