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語avidya^srava 或 avidya^-a^sava,巴利語avijja^sava。爲叁漏之一。漏,流注之義,指令有情流注于叁界之煩惱。無明乃叁有生死之根本,能令衆生輪回于生死,無法出離,故稱無明漏;又漏爲煩惱之別名,故亦稱無明煩惱。長阿含經卷二(大二·一二上):“修智心淨得等解脫,盡于叁漏,欲漏、有漏、無明漏,已得解脫,生解脫智。”[雜阿含經卷二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、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叁、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七](參閱“叁漏”646)
(術語)叁漏之一。無明能令衆生漏落于生死不能出離,故曰漏。
叁漏之一。見叁漏條。 - 陳義孝編
瑜伽八十九卷六頁雲:若諸有情,或未離欲,或已離欲,除諸外道所有邪僻分別,愚癡所生惡見,蔽覆其心。依此惡見,于彼諸欲,一分尋求;一分離欲。乃至非想非非想處。于彼叁界所有無智,總攝爲一,立無明漏。
二解 如漏有叁種中說。
叁解 俱舍論二十卷十四頁雲:准此叁界十五無明義至已立爲無明漏。何緣准此別立漏名?無明能爲諸有本故。
四解 品類足論六卷十六頁雲:無明漏雲何?謂叁界無智。
五解 集異門論四卷十叁頁雲:無明漏雲何?答:叁界無智,是謂無明漏。 - 朱芾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