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言語诠顯之中道。“離言中道”之對稱。中道之實理原絕言說,然欲說之,必用言語,故以言語所诠顯之中道,稱爲言诠中道。
法相宗由遍計所執性、依他起性、圓成實性等叁性對望之說(其中遍計所執性爲非有,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二者爲非無),而顯示非有非無中道之義,稱爲叁性對望中道;此中道系以言語诠顯之,故亦稱言诠中道。又立“一法中道”,謂叁性各具中道義,是爲離言中道。關于言诠、離言二重中道之同異,古來有異說。[成唯識論卷七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](參閱“二重中道”205、“叁性對望中道”567)
(術語)中道之理,原離言說,然欲說之,必用言語。言語所顯之中道,謂之言诠中道,與離言中道相區別。
中道之理,本離言說,但爲了要說,就非用言語不可,這種言語所顯的中道,叫做言诠中道,與離言說的中道不同。 - 陳義孝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