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與“本質”相對。比喻立名,以表顯心中所現之相分(外界事物映現于心之影像)。與相分連稱爲影像相分。(參閱“本質”1975)
(二)指祖師先德肖像之雕塑或畫像。又作影、真影、寫影。據高僧法顯傳載,那竭城南方有石室博山,由該處複往西南行,有佛之留影。印度人多爲佛、菩薩塑繪,而少有爲出家人塑繪者。然于中國及日本,爲祖師先德塑繪之風頗盛,于其生前所雕繪者則謂“壽像”。此外,禅宗有所謂之“頂相”,即半身像。
(譬喻)物體遮光線而生之形也,形雖可見而體爲空,以喻諸法之無自性。圓覺經曰:“此菩薩及末世衆生,證得諸幻滅影像故,爾時便得無方清淨。”又妄識分別,于心上現種種之相,名爲影像。是猶如鏡面水上之影像也。
此卽所知事同分影像之異名。 - 朱芾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