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什麼是遊行?遊行是什麼意思?

在佛學大詞典、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、俗語佛源、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“什麼是遊行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,請查閱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遊行”的解釋

  即遍曆修行。巡行各地參禅聞法,或說法教化之謂。又作飛錫、遊方,禅宗稱爲行腳。一般遊行之僧侶,稱爲行腳僧。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叁謂,已度五夏(安居)以上之比丘,熟知有犯無犯、重罪輕罪,複能持守缽喇底木叉而宣說者,得遊行人間,隨處受學;若未滿五夏者,縱娴叁藏,不得遊行受學。另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五所載,長遊行之人有五種艱難:(一)不誦法教,(二)忘失所誦之教,(叁)不得定意,(四)已得叁昧複忘失,(五)聞法不能持。[中阿含卷五師子吼經、長阿含卷一大本經、釋氏要覽卷下](參閱“行腳”2562)

【丁福保佛學大詞典】對“什麼是遊行”的解釋

  (術語)曆遊諸處也。即行腳也。法華經信解品曰:“漸漸遊行,遇向本國。”釋氏要覽下曰:“毗奈耶律雲:如世尊言,五法成就,五夏已滿,得離依止,遊行人間。五法者:一識犯,二識非犯,叁識輕,四識重,五于別解脫經善知通塞,能持能誦。”

【俗語佛源】對“什麼是遊行”的解釋

  佛典中泛指遊曆各地的意思,亦稱“行腳”。《法華經·信解品》:“漸漸遊行,遇向本國。”又《釋氏要覽》:“《毘奈耶律》雲:如世尊言,五法成就,五夏已滿,得離依止,遊行人間。”俗語中多指遊街。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六七回:“那官聽見是得罪了外國人……便不由分說,給了一面大枷,把鄉下人枷上,判在靜安寺路一帶遊行示衆。”也指出遊、遊逛。如冰心《寄小讀者》十五:“我能自在遊行,尋幽訪勝,不似他們纏綿床缛,終日對著恹恹一角的青山。”後專指在街上結隊而行以表示某種意願。如楊朔《昨日臨汾》:“人到齊了,現在就要遊行,下半天再開會演戲。”(文賢) -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

【阿含辭典】對“什麼是遊行”的解釋

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,以乞食爲生,並隨機教化大衆,另稱「行腳」。(同義詞「遊行人間」「人間遊行」) - 莊春江居士編

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“遊行是什麼意思”的答案有錯誤,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,感謝。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