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稱“作瓶天子”。據佛本行集經卷十四至卷十六載,佛陀爲太子時,十年于宮內受五欲之樂,作瓶天子見之,遂以神力,令宮內婇女伎兒所作音聲歌曲自然傳述出離五欲、趣向涅槃之聲,太子聞之,漸生厭離之心。其後,作瓶天子複以神力,于太子遊觀四門時,依次變化爲老人、病人、死屍、出家人,令太子徹見老、病、死之相,而欣求出離之道。又作瓶天子之名,于過去現在因果經作“淨居天”。
(天名)一作作瓶天子。釋迦佛爲太子時。因出四門,曆觀諸相。忻厭之意,日愈一日。繇是父王益其伎樂以悅之。每至夜分,有淨居天人名作瓶。住在空中,發言警策。複使樂器皆出五欲非樂,世間無常,涅槃寂靜,速須出離之聲(雲雲)。詳見佛本行集經。王勃釋迦如來成道記曰:“于是澡瓶天子,以警覺彰伎女之醜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