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漢僧。中印度人。諷誦經論數萬章,爲天竺學者之師。據梁高僧傳卷一載,東漢明帝派遣蔡愔至西域求取佛經,師遂于永平十年(67)與大月氏僧迦葉摩騰結伴前來中國,居于洛陽白馬寺,與迦葉摩騰合譯四十二章經。所譯之經另有十地斷結經、佛本生經、佛本行經、法海藏等。後寂于洛陽,世壽六十余。
然對于四十二章經,已有人懷疑是
我國後來所僞作,而有關師之傳記與其譯作亦皆未見于出叁藏記集。[曆代叁寶紀卷四、開元釋教錄卷一、魏書釋老志卷二十]
(人名)姓竺,名法蘭。中印度人,漢明帝永平中與迦葉摩騰共來我國,譯四十二章經等。見高僧傳二。
中印度人,與迦葉摩騰,同來中國,宏揚佛法。 - 陳義孝編
中印度人。少而機悟,淹雅博愛,多通禅思,妙窮毗尼。誦經百余萬言,學徒千余。居不求安,常懷弘利,戒軌嚴峻,衆莫能窺。遇愔求請,便有輕舉之志,而國王不聽,密與騰同來。間行後至,共譯四十二章。騰卒,自譯五經。 - 宋·普潤法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