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阿毗达磨界身足论?阿毗达磨界身足论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阿毗达磨界身足论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阿毗达磨界身足论”的解释

  梵名Abhidharma  -dha^tu-ka^ya-pa^da  。凡三卷。印度世友造,唐玄奘译于龙朔三年(663)。又作说一切有部界身足论。略称界身足论。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。为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。本论分为二品,即:(一)本事品,叙说十大地法、十大烦恼地法、十小烦恼地法、五烦恼、五见、五触、五根、五法、六识身、六触身、六受身、六想身、六思身、六爱身等。(二)分别品,略分十六门,广立八十八门,分别心所与五受、六识、无惭无愧等之相应不相应,及蕴、处、界与心所之相应不相应。此外,有关本论之作者另有异说,称友之梵文俱舍释论及西藏传说均载为富楼那(梵Pu^run!a  )所造。[俱舍论光记卷一、古今译经图纪卷四、开元释教录卷八、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]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阿毗达磨界身足论”的解释

  (书名)六足论之一。世友尊者造,唐玄奘译,三卷。已上五论加入施设足论者,对于发智身论谓之六足论。见俱舍论光记一。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阿毗达磨界身足论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