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不善?不善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、法相辞典、唯识名词白话辞典、阿含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不善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不善”的解释

  梵语akus/ala,巴利语akusala。“善”之对称。为三性之一,与恶同义。谓其性不安隐,能违损此世及他世的黑恶之法。依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、俱舍论卷十三载,不善有四种:(一)自性不善,指无惭、无愧及贪、嗔、痴三不善根。有漏法中,此五法自体不善,犹如毒药。(二)相应不善,指与无惭、无愧、三不善根相应而同时俱生之一切心心所。由相应乃成不善之性。(三)等起不善,指身语业及不相应行法。等起,谓依善起善,依恶起恶,能起与所起同等。乃由自性不善及相应不善所引起者。(四)胜义不善,指生死法。生死中之诸法虽有善有不善,然皆以苦为自性,极不安隐,即由真谛之实义,定不善之义,故称胜义不善

  分别论者则以痴为自性不善,识为相应不善,身语业为等起不善,生死为胜义不善。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广立十二种不善,即自性、相属、随逐、发起、第一义、生得、方便、现前供养、损害、引摄、所治、障碍不善。[成唯识论卷五、品类足论卷二、杂阿毗昙心论卷三、俱舍论卷二、卷十五、成实论卷九过患品](参阅“三性”563、“善”4873)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不善”的解释

  (杂语)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,名为不善。五逆十恶是也。是在现在损害自他,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,故为不善。如三途之苦果,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,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,故非不善。唯识论五曰:“能为此世他世违损,故名不善。恶趣苦果,虽于此世能为违损。非于他世,故非不善。”大乘义章七曰:“恶法违损,称曰不善。”胜鬘宝窟上末曰:“十恶破戒违理,名为不善。”

【法相辞典】对“什么是不善”的解释

瑜伽五十六卷六页云:问:何义、几蕴、是不善?答:能感当来苦果报义、及能发起诸恶行义。一切一分是不善
二解  显扬五卷十七页云:问:何义、几种、是不善?答:感后苦果义、及起恶行义故。一切少分是不善
三解  成唯识论五卷十一页云:能为此世他世违损,故名不善。恶趣苦果,虽于此世能为违损;非于他世。故非不善
四解  集论二卷九页云:云何不善?几是不善?为何义故,观不善耶?谓自性故,相属故,随逐故,发起故,胜义故,生得故,加行故,现前供养故,损害故,引摄故,所治故,障碍故;是不善义。五蕴十界四处一分是不善。为舍执着非法合我故,观察不善。何等自性不善?谓除染污意相应及色无色界烦恼等,所余能发恶行烦恼随烦恼。何等相属不善?谓卽此烦恼随烦恼相应法。何等随逐不善?谓卽彼习气。何等发起不善?谓彼所起身业语业。何等胜义不善?谓一切流转。何等生得不善?谓由串习不善故,感得如是异熟。由此自性卽于不善任运乐住。何等加行不善?谓依止亲近不善丈夫故;听闻不正法,不如理作意,行身语意恶行。何等现前供养不善?谓想对归依随一天众已;或杀害意为先,或邪恶意为先,建立祠庙,广兴供养业;令无量众、广树非福。何等损害不善?谓于一切处起身语意种种邪行。何等引摄不善?谓行身语意诸恶行已;于恶趣善趣,引摄不爱果异熟。或引或满。何等所治不善?谓诸对治所对治法。何等障碍不善?谓能障碍诸善品法。 - 朱芾煌

【唯识名词白话辞典】对“什么是不善”的解释

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,名为不善。即五逆十恶是也。是在现在损害自他,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,故为不善。如三途之苦果,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,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,故非不善。《成唯识论》五曰:“能为此世他世违损,故名不善。恶趣苦果,虽于此世能为违损。非于他世,故非不善。”《大乘义章》七曰:“恶法违损,称曰不善。” - 于凌波居士著

【阿含辞典】对“什么是不善”的解释

1.不好的,恶的。2.不熟练,参看「善」。 - 庄春江居士编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不善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