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自印度始,即有正午以后不摄食之规定,故正午以后,皆称非时,于律典中规定,凡比丘须持非时食之戒。八斋戒中,亦有不过中食戒之规定。(参阅“非时食”3710、“斋戒”6546)
(术语)律以自晨朝至于日中为时。自日中至于后夜之后分为非时。萨婆多毗婆沙七曰:“非时者从日中至后夜后分,名为非时。从晨至日中名时,何以故?以日初出,乃至日中,明转盛,中则满足,故名为时。从中至后夜后分,明转减没,故名非时。”此解不可。非时者,非正时之意也。起自食时之制之称也。
晨朝至日中为时,日中至后夜为非时。 - 陈义孝编
如欲邪行罪中说。 - 朱芾煌
1.即时;即刻;立即,如「非时通达(立即到达;立即获得,南传经文亦同)」。2.非时令的,如「非时花」。3.不是适当的时机,如「今是非时」。4.将来的;不确定时间的;需要时间(等待)的,如「舍非时乐,得现前乐」。 - 庄春江居士编
晨朝至日中为时,日中至后夜为非时。
- 梵心居士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