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还俗?还俗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、佛学常见辞汇、俗语佛源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还俗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还俗”的解释

  又作归俗。谓已入僧籍者森心生退堕,或奉官命脱下法服归还俗家。还俗之因约有三种:(一)自身不欲为僧侣而除去僧籍者,如心生退堕,或因世尊之教诫甚深甚难,学道亦复甚深甚难而退出者。(二)因犯罪而被逐出教团者。(三)奉朝廷之命而还俗者,如北周武帝之灭佛。依照戒律规定,僧尼可以自由舍戒还俗,然比丘尼还俗后则不得再度出家。

  此外,亦有谓还俗、归俗之义有别,以出家人自行归返俗家生活者,称为归俗;出家人犯罪而被逐出教团者,称为还俗。[中阿含卷一木积喻经、大庄严论经卷六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、梁高僧传卷三求那跋摩传、佛祖统纪卷三十八北周武帝建德三年条、禅林象器笺罪责门]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还俗”的解释

  (术语)僧道犯罪归家,谓之还俗。自愿止僧道,谓之归俗。居家必携吏学指南篇曰:“还俗,谓道犯罪归家者。归俗,谓僧道无罪自愿归家也。”[囗@又]还俗归俗一也。宝积经八十八曰:“五百比丘曰:我等不能精进,恐不能消信施,请乞还俗。文殊赞曰:若不能消信施,宁可一日数百归俗,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也。”
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对“什么是还俗”的解释

  出家人犯罪归家叫做还俗,若是自愿脱离出家人的生活,则叫做归俗。 - 陈义孝编

【俗语佛源】对“什么是还俗”的解释

  在家谓之“俗”,出家修行谓之“僧尼”。佛制:听任僧尼自愿舍去大戒。又僧尼犯重戒,依律逐出僧团。以上两种情况,均称为还俗。另有一说,还俗仅指僧尼犯戒还家。自愿离开僧团,谓之“归俗”。《宝积经》卷八八载:“五百比丘曰:“我等不能精进,恐不能消信施,请乞还俗。”文殊赞曰:“若不能消信施,宁可一日数百归俗,不应一日破戒,受人信施也。””按经义,出家人不能守戒、精进,宁可还俗。南朝梁·慧皎《高僧传》卷三载:罽宾国(在今克什米尔地方)王子求那跋摩二十岁时出家,精通藏经。后来国王驾崩,无人继位。众人议请跋摩“还俗,以绍国位”。跋摩不从,隐居山林,又到狮子国(今斯里兰卡)弘法。宋文帝元嘉八年,跋摩来到中国的建业(今南京),译经数十部。又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七记载:“(杭僧思聪)挟琴游梁,日登中贵人之门,久之,遂还俗,为御前使臣。”可见思聪是个心未出家、热衷名利的人。(李明权) -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还俗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