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往生极乐净土者所修之三种净业;此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。即:(一)世福,又作世善。为世俗本来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,如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等。(二)戒福,又作戒善。为佛出世所定之戒法,包括人、天、声闻、菩萨所受持之三归、五戒乃至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等。其中,或具受或不具受;或具持或不具持,但皆回向,必能往生。(三)行福,又作行善。为凡夫起大乘心,自行化他所具之善根,即发大菩提心、深信因果、读诵大乘经典(开智慧、厌苦欣涅槃)、劝进行者(劝人舍恶,向涅槃道)、发愿往生净土等。[观无量寿佛经疏(智顗)、观经散善义、观经序分义、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中(元照)]
(名数)三种之福业。一、世福,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持十善戒。二、戒福,持三归五戒乃至具足戒。三、行福,发菩提心,而行佛道。观无量寿经曰:“欲生彼国者,当修三福。一者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。三者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。”[囗@又]俱舍论十八,一、施类福。行布施,以感大富之福果也。二、戒类福。持性遮二戒,以感生天之福果也。三、修类福。修禅定,以感解脱之福果也。
三种的福业,即世福、戒福、行福。世福是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;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戒;行福是发菩提心,修行佛道。 - 陈义孝编
即三种福业。世福、戒福、行福。
世福是孝养父母,奉待师长的福。
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及至具足戒的福。
行福是发菩提心,修行佛道的福。
- 梵心居士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