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三苦?三苦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、三藏法数、佛学常见辞汇、法相辞典、唯识名词白话辞典、阿含辞典、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三苦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三苦”的解释

  梵语tisro-duh!khata^h!。(一)依苦之性质,分为苦苦、坏苦、行苦三种。  (一)苦苦(梵duh!kha  -duh!khata^  ),有漏行蕴中,诸非可意之苦受法,逼恼身心之苦。(二)坏苦(梵viparin!a^ma  -duh!khata^  ),诸可意之乐受法,生时为乐,坏时逼恼身心之苦。(三)行苦(梵sam!ska^ra  -duh!khata^  ),除可意非可意以外所余之舍受法,为众缘所造,难免生灭迁流,故圣者观见之,于身心皆感逼恼,故称为行苦。一切有漏之行皆无常而生灭迁流,故皆为行苦所摄,则非可意之法有苦苦、行苦二种,可意之法则有坏苦、行苦二种。[俱舍论卷二十二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]

  (二)苦谛四行相中之苦有所取苦、事相苦、和合苦等三类,系唯识宗所立。(一)所取苦,又作取苦。于遍计所执性上,执持实我、实法,遂于能取之心感苦。(二)事相苦,又作相苦。于依他起性上,见苦苦、坏苦、行苦等三相。(三)和合苦,于圆成实性上取苦之义,即真如与一切有漏有为之苦相和合,故称苦,然其体实无。[成唯识论卷八、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本]

  (三)因食所生之界不平等所生病苦、欲希求苦、求不允苦。(一)界不平等所生病苦,系由“段食”所致,乃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不调而引起之病苦。(二)欲希求苦,系由“触食”所致,为欲求渴望之苦。(三)求不允苦,系由“意思食”所致,为求不得之苦。[瑜伽师地论卷九十四]

  (四)印度古代六派哲学中之数论学派所立,将世间诸苦分为如下三种:(一)依内苦(梵a^dhya^tmika  -duh!khata^  ),系由风热痰之不平等,故生病苦,是即身苦;又怨会、爱离、所求不得而生之心苦,亦属依内苦。(二)依外苦(梵a^dhibhautika  -duh!khata^  ),系由世人、禽兽毒蛇、山崩岸坼等所生之苦。(三)依天苦(梵a^dhidaivika  -duh!khata^  ),系由寒热、风雨、雷霆等种种天之所为所生之苦。[金七十论卷上]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三苦”的解释

  (名数)一、苦苦,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。二、坏苦,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。三、行苦,行者迁流之义,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。欲界有三苦。色界有坏苦行苦。无色界有行苦。无量寿经上曰:“以诸法药救疗三苦。”法华经信解品曰:“以三苦故,于生死中,受诸热恼。”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三苦”的解释

  (名数)一苦苦,自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。二坏苦,乐境坏时所生之苦。三行苦,为一切有为法无常迁动之苦。见俱舍论二十二,三藏法数十二。[囗@又]数论三苦,依内,依外,依天也。依内者,身心之苦。依外者,由人物害来之苦。依天者,由风雪等来之苦。见金七十论上。

【三藏法数】对“什么是三苦”的解释

  [出析玄记]  一苦苦谓有漏五阴之身。性常逼迫。名苦。又与苦受相应。即苦上加苦。故名苦苦。(五阴者。色阴。受阴。想阴。行阴。识阴也。)二坏苦谓乐相坏时。苦相即至。名为坏苦。即乐极悲生是也。三行苦行苦者。即有漏之法。四相迁流。常不安隐故也。(四相者。生相。住相。异相。灭相也。) - 明·一如等 撰
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对“什么是三苦”的解释

  苦苦、坏苦、行苦。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;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;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。欲界三苦俱全,色界只有坏行二苦,无色界则只有行苦。 - 陈义孝编

【法相辞典】对“什么是三苦”的解释

显扬十五卷一页云:论曰:由依三受相差别故;建立三苦相。谓苦苦相,坏苦相,行苦相。由此相故,佛说诸受,皆名为苦。谓于苦受,及顺苦受处法,当知建立最初苦相。于乐受,及顺乐受处法,当知建立第二苦相。于不苦不乐受,及顺此受处法,当知建立第三苦相。由不了知此第三相;能为常等颠倒生因。若能了知;为无常等无倒生因,及能发起涅盘乐欲。又由了知不了知第三苦故;于前二苦,亦了不了;应知。 - 朱芾煌

【唯识名词白话辞典】对“什么是三苦”的解释

依苦之性质来分,分为苦苦、坏苦、行苦三种。一、苦苦,有漏行蕴中,诸非可意的苦受法,逼恼身心之苦。二、坏苦,诸可意的乐受法,生时为乐,坏时逼恼身心之苦。三、行苦,除可意非可意以外所余的舍受法,为众缘所造,难免生灭迁流,故圣者观见之,于身心皆感逼恼,故称为行苦。另有解释,苦苦,指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,此相当于生理上的、肉体上的苦。这也包括著因病痛、鞭挞棒击刀割等所生的苦,此即三受中的苦受。坏苦:乐境变坏所生的苦,此相当于心理上的、精神上的苦。如钱财损失,名誉受损,亲人死亡等,精神上感到的痛苦。三、行苦:此指一切有为法无常变迁之苦。行苦的行,即是诸行无常的行。万法因缘和合,迁流变异,全属无常,无常即苦。但这是一种行相微细,一般人不易察觉到的苦。 - 于凌波居士著

【阿含辞典】对“什么是三苦”的解释

1.入「地狱、畜生、饿鬼」三恶趣之苦。2.一切苦之三种分类,即「轮回苦(又作『行苦』)、苦苦、坏苦(又作『变易苦』)」,「苦苦」指肉体不适之苦,「坏苦」指「失去我所拥有之苦」。 - 庄春江居士编

【佛识慧集】对“什么是三苦”的解释

苦苦、坏苦、行苦。

  苦苦——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;

  坏苦——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;

  行苦——是诸行无常,迁流不息,不得安定的苦。

  欲界三苦俱全,色界只有坏苦和行苦,无色界只有行苦。

- 梵心居士编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三苦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