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什么是显色?显色是什么意思?

在佛学大词典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、佛学常见辞汇、法相辞典、唯识名词白话辞典中都找到了“什么是显色”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,请查阅下面的答案。
【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显色”的解释

  梵语varn!a-ru^pa。指显然可见之色。为“形色”之对称。于一切色法中,其相状显著,可使眼见而识别者,有十二种,即:(一)青(梵  ni^la  )。(二)黄(梵pi^ta  )。(三)赤(梵lohita  )。(四)白(梵avada^ta  )。(五)云(梵abhra  ),指龙气。(六)烟(梵dhu^ma  ),指火气。(七)尘(梵rajas  ),指被风吹起之细土。(八)雾(梵mahika^  ),指地面之水蒸气。(九)影(梵cha^ya^  ),光明被障而不得明见物体或其余诸色。(十)光(梵a^tapa  ),指日焰。(十一)明(梵a^loka  ),指月、星、宝珠、电等之光焰。(十二)闇(梵andhaka^ra  ),全然无法见物。

  其中,青、黄、赤、白等四种为本色,称为四显色,尤以白色最为殊胜;其余八色均由本色之差别所立,故皆摄于此四本色中。

  以上十二种显色为小乘说一切有部所立,而唯识宗之瑜伽师地论卷一则增立“空一显色”一项,总为十三种显色;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增加“迥色”,共为十四种显色。俱舍宗则于上记十二种外,另立长、短、方、圆、高、下、正、不正、空一显色等九项,而成二十一种显色。又在青、黄、赤、白外别加“黑”色,则为密宗之特论。又说一切有部认为此十二显色有各别之“极微”,各有其别体;经部及唯识宗则主张仅有四本色为实色,其余均为假色。[识身足论卷一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、卷八十五、俱舍论卷一、俱舍论光记卷一]

【丁福保佛学大词典】对“什么是显色”的解释

  (术语)二色之一。青、黄、赤,白、云、烟、尘、雾、影、光、明、闇之十二,显然可见者。此中青黄赤白之四为本色,余八色为此四色之差别。俱舍论一曰:“言色二者:一显二形。显色有四,青黄赤白,余显是此四差别。”

【佛学常见辞汇】对“什么是显色”的解释

  显然可见之色,如青、黄、赤、白、云、烟、尘、雾、影、光、明、闇之十二色是。此中青黄赤白四色是本色,其余八色是此四色的差别色。 - 陈义孝编

【法相辞典】对“什么是显色”的解释

瑜伽一卷六页云:显色者:谓青、黄、赤、白、光、影、明、暗、云、烟、尘、雾、及空一显色。又云:若色显了,眼识所行。又云:谓光明等差别。 - 朱芾煌

【唯识名词白话辞典】对“什么是显色”的解释

指显然可见之色。为“形色”的对称。于一切色法中,其相状显著,可使眼见而识别者,称为显色。为眼根所取的色境有十二种,此中有实有假,实者是显示物质颜色的差别,即青、黄、赤、白四种;假者为显示云、指龙气,烟、指火气,尘、指被风吹起之细土,雾、指地面之水蒸气,影、光明被障而不得明见物体,或其余诸色,光、指日焰。明、指月、星、宝珠、电等之光焰,闇、全然无法见物。其中,青、黄、赤、白等四种为本色,称为四显色,尤以白色最为殊胜;其余八色均由本色之差别所立,故皆摄于此四本色中。以上十二种显色为小乘说一切有部所立,而唯识宗之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一,则增立“空一显色”一项,总为十三种显色;《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》卷一,增加“回色”,共为十四种显色。俱舍宗则于上记十二种外,另立长、短、方、圆、高、下、正、不正、空一显色等九项,而成二十一种显色。 - 于凌波居士著

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“显色是什么意思”的答案有错误,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,感谢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