谓一切诸法皆非常住而系本来空寂。与“一切皆空”之义同。即一切现象,由原因、条件之相关性与相对性而彼此依存,然其本身并无独自之实体可得。若以现代语称之,则为“一切存在皆无任何实体可得”。
大小乘对诸法皆空之义有异说。小乘以色、心诸法皆依因缘生起,故一一分析而至毕竟空,遂说诸法皆空。大乘则从因缘和合之立场而说明诸法皆无自性,亦即以“当体即空”之义来阐释诸法皆空之理。
大乘宗派中,专论诸法皆空之理者为三论宗,故华严三祖法藏于其十宗判释中,将之判为“一切皆空宗”。复以其他宗派言之,如天台宗所立空、假、中三谛中,空谛即依般若经而说诸法皆由因缘而生,无有实体可得,故谓诸法皆空。[道行般若经卷五、大智度论卷十八]
(术语)是三谛中之空谛也。一切诸法,为因缘生,故无有实性,无实性,谓之空。是般若经之所明也。然依法相权宗之意,则遍计性为非有,依他性为但有,圆成实性为实有,故非一切皆空,若依华天之实宗,则圆成即依他遍计,故空谛者诸法皆空也。
谓诸法皆无自性,当体即空。
- 梵心居士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