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入菩萨行论》讲记(五)

 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!

 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!

 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!

  

  今天接着讲《入菩萨行论》。

  

    入菩萨行论分二:一、论名;二、论义。

    

    甲二(论义)分三:一、入造论之理;二、所入之自性;三、圆满结尾。

    

    乙二(所入之自性)分三:一、入者所依补特伽罗;二、入者之意乐;三、趋入之方法。

    

    丙二(入者之意乐)分二:一、发心之功德;二、受持之方法。

    

    丁一(发心之功德)分三:一、真实之功德;二、具功德之合理性;三、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。

    

    戊一(真实之功德)分二:一、共同功德;二、特殊功德。

    

    己一(共同功德)分五:一、断除罪业;二、成办利乐;三、满足愿望;四、名义转移;五、以喻赞德。

  

    庚一、断除罪业;

    

    以是善行恒微弱,罪恶力大极难挡,

    

    舍此圆满菩提心,何有余善能胜彼。

  

  “以是善行恒微弱”:人身非常难得,今生得到了人身是宿世积累的福报,但是相续中要产生一些善念非常不容易,即使产生了也是偶尔的,非常短暂,非常微薄、弱小,犹如黑夜中的闪电一样。若是我们善加观察的话,就会对此深有感触。你看,每天24小时,每小时60分钟,基本上都是恶念,或者是处在无记的状态,善念非常少,也很弱;稍微有一点点善念或者提起正念的时候,又出现违缘了,根本无法阻挡,又跟着烦恼习气走,跟着业力走,所以说“微弱”。

  

  “罪恶力大极难挡”:无论是烦恼还是恶念,力量都非常强大。烦恼一生起来了,很难控制;业力一现前了,很难逃脱。所以,之前要有所准备,要有预防。否则烦恼生起来了,想控制非常难;业力现前了,想逃避非常难。以前也讲过:业力现前的时候就像洪水一样,谁也阻挡不了!这个时候即使你求天求地,找这个找那个,都没有用!佛教给我们的方法是从根上解决问题,提前就要预防,现在就要通过修行,以智慧去对治烦恼、消除恶业。烦恼没有了,恶业没有了,果报自然就没有了。

  

  所谓“菩萨畏因,凡夫畏果”,菩萨、修行人害怕种恶因,担心结恶缘。因为如果种下了恶因,将来就是要遭受恶果;如果结下了恶缘,将来就要遭遇不幸、灾难。他为什么不怕果报呢?因为果已经现前了,没办法,但是他可以将其转为道用,他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对境磨练自己,通过这样的机会消除自己的业。怎么消业?就是替众生受苦。他替众生受苦的同时发菩提心,发菩提心的同时就消业了,一切也就转变了。所以,他不怕业力现前或是遭受恶果,但是他怕种恶因、结恶缘,因为他着急解脱,着急成佛。若是造恶业或者结恶缘,同时就染污了自己的相续,耽误了自己的成就,所以他怕这个。他不怕别的,怕自己的相续被染污。什么是“相续被染污”?我们根本就不在乎起心动念,认为“我没有亲自去做,我没有亲自去说就行了”,就很满足了,别人也说自己修行好,自己也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。但是,如果有起心动念,相续就被染污了!

  

  “舍此圆满菩提心,何有余善能胜彼”:对我们而言,善的力量特别弱,恶的力量特别强,怎么办?你去发菩提心,去修菩萨道,即使是再大的恶业、再重的烦恼,也都能胜伏。

  

  若是你的相续中真正有了菩提心,就能消除恶业,胜伏烦恼。《华严经》中有一个比喻,老鼠特别害怕猫,猫一出现时,老鼠就跑得无影无踪了。如果我们的相续中有菩提心,这些烦恼、恶业就会跑得无影无踪,不会在你的相续中存在了。还有一个比喻,犹如黑暗和阳光。有一间黑屋,浓厚的黑暗存留了上百年、上千年,但是无论所存留的黑暗有多久、多深,门窗一打开,阳光照进来,都会立即消失。不会因为时间太久或者黑暗太浓太深而暂时不能消失,没有这个道理。同样,若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,业障、烦恼障等罪障会立即消除、断除。所以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,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  

  现在很多人都通过念诵百字明或《地藏经》等消业,但如果你没有生起菩提心,即使念了也徒劳无益,根本不可能消除罪障。

  

  无论《地藏经》还是百字明,其内容都是不离菩提心的,只是名称不同而已。百字明的含义是菩提心,《地藏经》的内容也是菩提心,都不离菩提心。你一旦离开了菩提心,就没有真正的《地藏经》,没有真正的百字明。“怎么没有呢?虽然我没有发菩提心,但是我天天在念百字明,在修咒中之王啊?”你这是假的。尽管你天天不分昼夜地念《地藏经》,但这也是假的。现在假的东西多,世间有假冒伪劣,佛法里更有。你所念的《地藏经》不是真品,而是赝品;你所修的百字明也不是真品,而是赝品。若是在表面上看或让没有智慧的人看,“哎呦,在念百字明,修咒中之王;在念《地藏经》,在念经中之王……”但若是让有智慧之眼的菩萨、佛看:“哇,假的,这是赝品……”,这个时候也许你就会大失所望,没有用,没有办法,很难!菩萨、佛有智慧之眼,以智慧之眼一看就能看出来,别人看不出来。为什么会变成假的了呢?因为缺乏菩提心。若是不缺乏菩提心,那就是真的了,这时即使让菩萨、佛看也都一样,这是真的!因为里面有菩提心的分量,有菩提心的摄持,这是无价之宝,什么问题都能解决!

  

  我们天天也在念《地藏经》,也在修百字明,但恐怕都是假的。若是以佛菩萨的智慧去观察,以正知正见去观察,就能观察出来,就能知道。若是真的,那我们太有福报了,我们太幸运了,什么问题都不用再担心了。今天我们也是以正知正见,以佛菩萨的智慧在做鉴别、判断,大家真的不能忽略。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这些经咒,在持《地藏经》,持百字明,是不是假的?如果你用心听,用心修法,就能明白。这都很重要啊!

  

  “余善”,这里没有说恶,说的是善法,意指没有菩提心摄持的善法。我们念《地藏经》、百字明也许是善,也许不是善,但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,尽管是善法,但是它没有力量,不能胜伏烦恼,不能胜伏恶业。虽然是一种兵器,但是它没有力量,也许仅是一把破刀,也许仅是一个草矛(草做的矛),解决不了问题啊。如果有菩提心的摄持,才是原子弹、氢弹,很容易打败敌人。

  

  “彼”指什么?指的是前面讲的罪恶,即烦恼、恶业等。

  

  我们所做的这些是善是恶不好说,尽管是善,但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,无论念《地藏经》还是念百字明,都无法降伏烦恼,无法断除恶业。我们学佛、修行这么多年,念了很多《地藏经》,诵了不少百字明,也做了很多善事——上供下施等,但是没有什么力量啊!也许很多人还有疑虑:“我以前没有修这些善法的时候,比现在还好。现在一学佛,一修这些善法,却越来越不好了。”你要仔细思维,你修的这个善法是不是“善”?如果是善,你还要认真观察你有没有菩提心的摄持?若是有菩提心的摄持,才有真正的力量!

  

  念《地藏经》确实能消业,百字明是咒中之王,念108遍《百字明》立即能够消除往昔所造的一切恶业,这些一点儿都不假!“我念了不止108遍啊,念了十万遍,甚至有一百万遍,我的业障怎么还没有消掉呢?”因为你没有菩提心!所以,有菩提心的摄持很重要啊!

  

  我为什么讲加行?就是为了让大家生起出离心,生起菩提心。如果没有出离心,怎么能生起菩提心呢?如果没有菩提心,怎么能消除恶业,怎么能断除烦恼呢?现在有些人学佛开始糊涂了,修行开始烦恼了,因为没有智慧啊!因为没有以正知正见学佛,没有以正知正见修行,所以才会这样。这就是不如法修行!若是不如法修行,正法也会变成恶趣因;若是不如法修行,佛法也会给你带来烦恼!

  

  虽然前面讲过“佛法为妙药想”,但是你不能乱用、乱吃。盲修瞎炼,就是乱抓药、乱吃药。你听说这个药好、那个药妙,就成把成盒地狼吞虎咽,这样不但治不了病,甚至会死!这就是愚痴!本来是治病的,你却背道而驰,你就会犯病;本来是救命的,你却南辕北辙,救命反成害命了。这是你自己的做法有问题,你不会用,用错了!佛法也是如此。佛法绝对是对治烦恼、脱离痛苦的方法,但是如果你今天学这个,明天又念那个,今天修这个,明天又修那个,这就是盲修瞎炼!佛法本来是对治烦恼的,但是你却增长烦恼了;佛法本来是摆脱痛苦的,但是你却给自己增添痛苦了!

  

  佛法是妙药,是如意宝,佛法能解决一切痛苦,但是只有具有福报和智慧的人才会用,才能用!不是谁都可以用的,哪有那么随随便便的?佛法是如意宝,是无价之宝啊!虽然它也是药,但它是“妙”药!世间人追求“长生不老药”,佛法才是真正的长生不老药!以前那些皇帝都没有找到,你怎么那么容易就能找到呢?佛法是如意宝啊,不是谁都能找到的。现在世上找不到如意宝,也很难得到佛法。

  

  佛法不是随随便便的,不是谁都可以修持佛法的,不是谁都可以得到佛法的,只有具有福报和智慧的人才能遇到正法,才能得到佛法。什么样的人才是具有福报、具有智慧的人?高学历的博士、硕士是不是?著名的科学家、哲学家是不是?都不是。所谓“有福报的人”,是不是指有权力,有势力?不是!这里的“福报”是指法福。这里的“智慧”不是世间的学问,而是出世间的智慧;不是思想的范畴,而是胜义谛,是超越的!眼耳鼻舌身的范畴是世俗谛,而无我、空性的智慧都是超越的,都属于胜义谛。无论有钱还是没钱,无论有权力还是没权力,无论是有学问还是没有学问,这些人也许有这些福报或智慧,也许没有。胜义谛是超越的,是不分有钱没钱,不分这些的。具有智慧、…

《《入菩萨行论》讲记(五)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