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、二足、四足,乃至多足的龙王。更有传说大龙菩萨接龙树入龙宫,开龙宫藏,授诸方等深奥经典,以龙王为大乘经典的守护者。实际,那伽是蛇的神格化,印度神话,以龙为人面蛇尾的半神,种族有一千种之多。现在东北印度阿萨姆及缅甸西北部等,还有很多崇拜龙蛇的人民。
不特印度民族相当崇拜龙蛇,中华民族自古早就有龙的信仰流行。如翻译名义集第四说:“那伽,中国叫龙。说文说:龙为鳞虫之长,能幽能明,能小能大,能长能短。春分时期登天,秋分时期入地,为顺。广雅说:有鳞叫鲛龙,有翼叫应龙,有角叫虬龙,无角叫螭龙,不生天的叫蟠龙”。国人对龙相当尊敬,将天子比龙,如龙颜、龙车、龙座、龙舟等。这是中国特有思想,其起源与印度的传说不同。事实龙在欧美,同样有此传说。
夜叉是八部众的一众,属于鬼类,亦作药叉、悦叉、阅叉、野叉,中国译为捷疾、轻疾、勇健、能噉、伤者、苦活、祠祭等,或译威德。他们住在地上及空中,有威势,伤害人,或守护正法的鬼类。长含第十二大会经说:“北方天王名毗沙门,领诸悦叉众”。婆沙论百三十三说:须弥山顶的四角各有一峰,高广数量同是五百。有药叉神名金刚手,于中止住,守护诸天。是夜叉,为毗沙门天王所领,在忉利天等守护诸天。有地行、宫行、宫殿飞行三种夜叉:地行夜叉,常得种种欢乐音乐饮食;空行夜叉有大力,至如所风;宫殿飞行夜叉,有种种娱乐便身之物。或说地夜叉,但以财施,不能飞空;天夜叉,以车马施,能够飞行。说夜叉守护正法,大唐西域记第三迦湿弥罗国条说:迦腻色迦王时结集大毗婆沙论完成后,将论缄封于石函,更建窣堵波,命药叉神周围其国,是即明夜叉能守护正法。佛子读诵经典夜叉亦予守护。药师经说有宫毗罗等十二药叉大将,誓愿卫护药师经受持者;陀罗尼集经卷三说,有十六大药叉将(即般若十六善神),誓愿拥护念般若波罗密名者。诸如此类经说很多。
乾闼婆,又名健达缚、健闼缚、犍达婆等,中国译为寻香行、香行、食香、香阴、寻香神、香神、香音神、乐神、执乐天等,为八部众的一众。是司帝释天雅乐的神名。长含第十八世纪经说:雪山的右角有城,名毗舍离,在城的北面有七黑山,七黑山北有香山,山中常有歌唱技乐音乐的声音。山有二窟,一名昼,二名善昼。从天七宝成,柔软香洁,犹如天衣。妙音乾闼婆王,从五百乾闼婆止住其中。所以又名香阴,原因这是凌空神,不噉酒肉,唯以香资五阴身。所以又名乐神,原因它是天主幢倒的乐神,居十宝山,身上一现异相,即在天上奏乐,就好好的到人世间观听技乐。在做人时,由于戒缓,堕于鬼类作乐神。布施果报,有似天人。后来佛教将此神说为护法神,因于大法生深信仰,欢喜爱重,勤修不倦,依印度古神话传说:吠陀时代的乾闼婆,对天的秘密及真实完全了知,常在虚空,为诸天供苏摩液,且精医药,为女人所好,于帝释宫常侍诸天宴席,唱歌奏乐,所奏唯是世俗的音乐。
阿修罗,又称阿素罗、阿须罗、阿须伦等,中国译为非天、不端正、非善戏、非同类。为六道或十界之一,亦为八部众的一众。诸天常以善戏乐,修罗却恒以恶戏乐,所以非善戏,亦名非天。婆沙论百七十二说:素洛是天,修罗非天,名阿素洛;素洛是端正,修罗非端正,名阿素洛;修罗因极憎嫉诸天,所得身形不很端正,名阿素洛。此类形虽似天,但无天的妙戏,虽属天趣所摄,但是谄诈多端,没有天的实德,所以名为非天,如人行恶,名为非人。阿修罗又译不饮酒或无酒。传说他采四天下的花,酝酿于大海中,由于鱼龙业力,其味不变,于是发大瞋恨心,誓愿从此断酒,所以叫无酒神。诸经论中,说阿修罗的很多。印度相信日蚀月蚀,是触犯罗睺罗阿修罗的结果,为印度最古神的一种。黎俱吠陀,说为最胜性灵之义。波斯(现在伊朗)所信的善神,完全与阿修罗相同。中古以来,印度人认阿修罗为最可怖畏的鬼神,因阿修罗最爱战斗,经说常与帝释天共战,但从来无不大败而逃。如经说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,因三阿修罗王与诸天共战,大败逃回本处,于是生大瞋恚,眼赤如血,击大战鼓,再与帝释天奋斗力战,终仍不能胜帝释天。佛教常说帝释代表正义,修罗代表暴力,暴力终敌不过正义,所以阿修罗成为常败将军,帝释天成为常胜将军。
迦楼那,又名加楼那、迦留罗等,中国译为金翅鸟或妙翅鸟。此鸟以龙为食,取得龙时,先内嗦中,后吐食之,其龙犹活,所以发出楚痛悲苦之声。此鸟两翅有种种宝色,非全是金,说为金翅、妙翅,是就状名,不是敌对翻译。有说这是鹫的猛性鸟一类,予以神格化,并非实在的动物。古印度人,以为是鸟类的巨魁,容认有这样的大怪鸟存在。金翅鸟,传说有胎、卵、湿、化的四种,皆以龙为食,但曾归依佛及受三归的,以袈裟系在龙的身上,金翅鸟就不食害此龙。海龙王经第四说:四大龙王感于小龙常被金翅鸟食,心有不忍,特请佛陀慈悲设法,佛陀皂衣给与四大龙王,以是除去金翅鸟的毒害。佛经说如意珠,就从金翅鸟来。三昧海经说:此鸟死相现时,诸龙吐毒令不得食,巡游诸山至金刚山暂住,从山直下到大水际,更到风轮际,为风所吹,复还金刚山。如是七返往还,生命便告结束,由龙所吐的毒,使十宝山同时火起。尔时难陀龙王恐将此山烧成灰烬,降如车轴般的大雨,于是鸟肉散尽,唯有心在。其心如前那样直下七返,还住金刚山。难陀龙王取此鸟心以为明珠,转轮圣王得为如意珠。此鸟属畜生道,慢多堕为畜生,因为常行惠施,颈有如意珠,以龙为食。印度向所传的神话,说迦楼那是鸟类之王,为毗琴笯的乘御。当它生时,身光威赫,诸天误为火天而对之礼拜。实际,这是食蛇鸟的神化。
紧那罗,又作紧娜罗、紧捺洛、紧陀罗等,中国译为疑人、疑神、人非人、歌神、歌乐神、音乐天。为八部众的一众。此称歌神,因它善能歌咏作乐。杂心论把它归入畜生道,亦名疑神。说它虽属畜生,但形貌似人,面极端正,顶有一角,人见生疑,不知是人、是鬼、是畜生。又称音乐天者,彼有微妙音声,又能善为歌舞。男是马首人身能歌,女极端正而善为舞。次如天女,多与乾闼婆天为妻。又叫歌乐神者,因它是天帝执法乐神,是四天王的眷属,亦即帝释天雅乐神,简别不是奏俗乐的乾闼婆。住天界,与夜叉同从梵天脚趾所生,或说是迦叶波仙之子。大乘诸经常以龙及阿修罗同为佛的说法听众,亦列紧那罗名。部类,有王有眷属。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第一,曾说大树紧那罗王,与无量紧那罗、乾闼婆、诸天、摩睺罗伽等,从香山下到佛面前,弹琉璃琴供养佛陀,大迦叶等声闻圣者,听到这个微妙调和幽雅的琴音,不期然的心被鼓动起来,甚至手舞足蹈如旋岚风吹诸树身。尤其素被尊为头陀第一的大迦叶,亦因听到琴音,不能自主的大跳特跳的跳起舞来,可见音乐感人之深!
摩睺罗伽,又作摩呼罗伽、摩护罗伽、莫呼洛伽等,中国译为大腹行、大胸行、大蟒蛇、大蟒、大蟒神。为八部众的一众。是地龙而为腹行的,亦即腹行无足的神,就是世间一般的庙神,受人所奉的酒肉,无所保留的纳入蟒腹。它们在为人时,毁戒邪谄,瞋多施少,贪嗜酒肉,戒不重视,堕入鬼神,多入瞋虫身内,唼食它们的肉。可说是属畜龙之类。旧译蟒神,虽说相似,但非正翻。依新译华严经说,有善慧、清净威音、可爱乐光明等,无量无边的摩睺罗伽王。
“一切圣众”,是指前面所说从一切诸佛,直到天龙八部的一切。在这一切当中,佛、菩萨、辟支、罗汉,向被称为四圣,现在称为圣众,当然没有话说,但“梵王、帝释”以及“天龙八部”,都属六凡法界,怎么亦称为圣?诸天部众,从迹上看,固皆还是凡夫,然说不定皆是佛、菩萨的示现,是为护持佛法而来,不妨亦称为圣。如是凡圣同会,称为一切圣众,又有什么不可!“愿垂证鉴”,是愿一切圣众,垂慈予以证鉴,证明我确真诚忏悔,让我所有无始业障,皆得消除而得身心清净,从此走上佛所指示的光明大道,不再退转过来复造罪业。
甲二 正明忏罪
乙一 总明礼忏
丙一 礼 敬
丁一 礼佛菩萨
南无毗卢遮那佛,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弥勒佛,南无龙种上尊王佛,南无龙自在王佛,南无宝胜佛,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,南无袈裟幢佛,南无师子吼佛,南无文殊师利菩萨,南无普贤菩萨,南无大势至菩萨,南无地藏菩萨,南无大庄严菩萨,南无观自在菩萨。
如上请求诸佛诸菩萨证鉴,现在当然就要敬礼佛及菩萨。于敬礼中,从毗卢遮那佛起共十尊佛,从文殊师利菩萨起计六尊菩萨。菩萨称僧,不但不是凡夫僧,亦非声闻僧,是大乘菩萨僧。此说敬礼僧,是极殊胜的。
“南无”,前已解说,不再重叙。“毗卢遮那”,又作毗卢舍那,毗楼遮那,具称毗卢遮那如来,或云毗卢舍那佛,或略称舍那,中国译为遍照、光明遍照、净满、三业满、广博严净等。晋译六十华严第二卢舍那佛品说:“彼诸菩萨见此光已,得睹莲华藏庄严世界佛,佛神力故,于光明中而说偈言:无量劫海修功德,供养十方一切佛,教化无量众生海,卢舍那佛成正觉;放大光明照十方,诸毛孔出化身云,随众生器而开化,令得方便清净道;佛于往古生死中,调伏一切诸群生,于一念中悉解脱,世雄无量得自在……卢舍那佛大智海,光明普照无有量,如实观察真谛法,普照一切诸法门”。
杂含第二十二说卢舍那佛的名称:“破坏诸暗冥,光明照虚空,今清净毗卢,清净光明显”。大乘同性经卷下说:“所有声闻法、辟支佛法、菩萨法、诸佛法,如是一切诸法,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”。可知毗卢遮那,为光明遍照义。有说毗卢遮那就是日,如世间日光能除一切黑暗,生长一切万物,成就一切众生事业。法身如来当知亦是如此,所以以日为喻,世间之日,有其方分,虽能外…
《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(1)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