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(1)▪P11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照,不能内照,明在这边照耀,不能及于那边,唯能照于白昼,夜间其光不及。佛日遍照内外,无有昼夜之别,圆明常在。一切众生若得佛日出时,就能生长一切如来善根,行如来事。世间之日不可为喻,但只得到少分而已。以是毗卢遮那,而以日为别名。

  实际毗卢遮那,是释尊理想化。晋译六十华严第四如来名号品说:“此四天下佛号不同:或称悉达,或称满月,或称狮子吼,或称释迦牟尼,或称神仙,或称卢舍那,或称瞿昙”。五十八入法界品又说:“在此世界,摩耶夫人为卢舍那佛母”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:“释迦牟尼,名为毗卢遮那遍一切处”。可见释尊与毗卢遮那,原来是一。后来中国佛教诸家,论佛三身差别时,特别是天台智者,以法身为毗卢遮那,报身为卢舍那,应身为释迦文。以三身配三佛,后多依于此说。不过智者亦有所本,如地论师说,佛有三身:一、应身就是释迦,二、报身就是舍那,以修十地因满之所感得,三、即梨耶真如之法,本性清净,名为法佛,法佛就是法身佛。诸如此类,古德有各种说法,但在印度没有这样复杂。

  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”,前已说过。

  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现来略为解说。阿弥陀是印度话,又称阿弥多庾、阿弥多庾斯、阿弥多婆等。庾斯,是寿的意思,婆,是光明的意思。译阿弥多庾斯为无量寿,译阿弥多婆为无量光。阿弥陀经说:“彼佛何故号为阿弥陀?舍利弗!彼佛光明无量,照十方国无所障碍,是故号为阿弥陀。又舍利弗!彼佛寿命及其人民(寿命)无量无边阿僧祇劫,故名阿弥陀”。阿弥陀佛号为无量,不特佛的光明无量,佛及其国人民寿命亦是无量。彼佛光明无量、寿命无量,如此说法,已经明白。平等觉经又说:“彼佛号为无量清净佛”;又有偈说:“世界名清净,得佛号无量”。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也说:“彼界中,唯有无量清净喜乐”。依诸经说,可知无量清净佛的名号,是从国土清净无量而来。

  依阿弥陀经说:阿弥陀佛离开现在十劫前就已成道,现仍在西方极乐世界为诸大众说法。阿弥陀佛得以成为阿弥陀佛,无量寿经卷上说:过去久远无量劫,锭光如来出兴于世,其次,有光远等五十二佛相继出世,到世自在王如来出现时,有位国王,听彼佛说法后,内心生大欢喜,立发无上大菩提心,舍弃王位而为沙门,号曰法藏。到世自在王如来前,以偈赞叹彼佛,并欲修净佛国土法,佛就为他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,复说天人的善恶,国土的粗妙。为适应他的心愿,特将是诸佛刹为之显现,让他明白看见。法藏比丘闻佛所说,又见彼诸清净佛土,于是发起无上殊胜大愿,以五劫的时间,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,接着到世自在王如来前,发四十八大愿,从此于永劫间积功累德,终于距今十劫前成等正觉。

 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,说到阿弥陀佛的父母及其儿子:父为月上转轮圣王,母名殊胜妙颜,子名月明。

  阿弥陀佛的崇拜,古来最盛行的,不独中国、韩国、西藏、日本、越南如此,就是在印度及西域等地,亦曾广为弘通。现存大乘经论中,散说弥陀与极乐净土的事,凡有二百馀部,不得不承认这是弥陀本愿及其净土教义,深深投入人心的结果。中国净土行者说:“诸经所赞多在弥陀”。是则我人对于阿弥陀佛除了深信,对阿弥陀佛的研究,对净土教的起源及发达,应多下一番工夫不可忽视!

  “南无弥勒佛”:弥勒为梵语梅呾丽耶的略译,又作梅怛丽药、末怛唎耶、弥帝礼、弥帝丽、弥帝隶、梅任梨等。中国译为慈氏或慈尊。弥勒所以译为慈氏,窥基观弥勒菩萨上生经疏说:一、从母得名,其母性格,原来极不调柔,自怀孕后,心情大变,特别慈愍苦厄人民,所以生子名为慈氏;二、从父得名,其父本来姓慈,依父姓氏,所以弥勒称为慈氏;三、从弥勒自身得名,向说弗沙佛时,有一比丘入慈三昧,身相柔和安静,放光照耀诸方,时有法爱王,见比丘入定如是,问佛是什么定,佛说是入慈定。王听后欢喜之馀,亦要修习慈定,生生不绝。当知该法爱王,就是现在慈氏。从他最初发心,就修慈心三昧,久习成为习惯,所以名为弥勒。

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说:“弥勒菩萨法王子,从初发心不食肉,以是因缘名慈氏,为欲成熟诸众生”。弥勒对于众生的慈护,窥基上生疏说:“宁当杀身破眼目,不忍行杀食众生。诸佛所说慈悲经,彼经中说慈悲者,宁破骨髓出头脑,不忍噉肉食众生,如佛所说食肉者,此人行慈不满足”。如是生生不食众生肉,爱护慈愍一切众生,称为慈氏最极相宜。有次佛从外面回来,听完阿那律过去供养诸佛情形;对诸比丘开示说:未来人寿八万四千岁,身高八丈时,弥勒出生婆罗门家,出家学道成等正觉。时阎浮土地平坦方正,佛于此国土说法度生:初次大会度九十三亿众生,第二大会度九十六亿众生,第三大会度九十九亿众生。弥勒听了佛说,起座对佛陀道,我愿为彼弥勒世尊。佛也对他说:愿你当作弥勒如来。佛在大众前为弥勒授记,说他当来成佛,仍然名为弥勒。但跟着而来的问题,弥勒要到什么时候才在人间成佛?经说要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,才得成为人间佛陀,时娑婆世界成为净土。是则一般所说,现在是弥勒时代,绝对是不足信。

  “南无龙种上尊王佛”:有说这是文殊菩萨过去成佛的圣号,如说文殊是七佛之师或诸佛之师,可见文殊早已成佛,现在只是权现菩萨,协助释尊宣扬佛化。有说龙种是智慧之种,龙能兴云致雨,润泽五谷植物,以济人群生命,佛常现身说法,滋润众生慧命,得以继续增长。就度生言,佛比菩萨,更能自在,为无上尊,所以称为此号。有说龙是勇健的意思,种是种族的意思,上尊是说在诸种族中,为最尊最上,王是自在的意思,意显到了佛陀最高阶位,不特各式各样烦恼断尽,就是分段、变易二种生死,亦已澈底消亡,往来无碍,得大自在,至于说法度生,亦能自在的要怎样说就怎样说,决不会受到什么障碍,突然停下来无法说法。以是因缘,名为龙种上尊王佛。

  “南无龙自在王佛”:佛的圣号,随德立名,此佛种种自在,如前佛所具有,比例可知,不用再说。

  “南无宝胜佛”,亦名宝胜如来。为蒙山施食七如来之一。宝指摩尼宝珠,或说如意宝珠,能随众生心意,想要得到什么,就可得到什么,在诸珍宝当中,此宝超胜一切。佛为十法界的至宝,等觉以下所有圣者,无一可以与佛相比,于诸圣众最尊最上,所以名宝胜佛。

  “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”,这是地藏经中所说到的一尊佛,曾指示婆罗门女怎样救其母亲出离地狱。佛号是从所修定得名。此佛所入的定,叫做觉华定。觉是果智,以表本觉,华是因华,以表始觉,显示在行菩萨道时,广植无量功德的因华,庄严无上菩提的果觉,所以叫做觉华。此佛在修觉华定时,已经纵任自在的,普缘法界一切众生,令诸众生皆得解脱,所以叫做定自在。此佛所得的觉华定,在诸定中,最尊最胜,所以称王。依地藏经说:此佛寿命,有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这么长。

  “南无袈裟幢佛”:地藏经卷中称佛名号品,亦曾说到此佛,佛号是由譬喻之所安立。由于佛是住在袈裟幢世界,因而亦可说是依所住世界立名。袈裟,是佛及僧伽所披着的福田衣,亦名解脱幢相,就是服此袈裟,就可得到解脱,一切世间魔梵,无能着此袈裟。律中说:袈裟,是三世诸佛贤圣标帜。大乘心地观经说:“袈裟,是佛净衣,是人天宝幢相,见者欢喜,远离邪心,生梵天福。能令一切众生灭诸罪垢,广植众德,犹如良田,善能增长菩提之芽,圆成佛道。犹如甲胄,烦恼毒箭,所不能害。是故三世诸佛,皆共服之”。幢是幢幡,以表高正,佛能摧邪显正,建大法幢,所以名为袈裟幢佛。地藏经说:“若有男子女人,闻是佛名者,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”。证知是佛名号,含有殊胜功德,令诸闻者得益。

  “南无师子吼佛”:地藏经卷中称佛名号品所称念的第四尊佛,就是师子吼如来。师为兽中之王,如其一吼,百兽皆惊。师子平时住在窟中,百兽皆可于林中自由来去,一旦师子从窟中出,百兽立刻潜隐无踪,恐为师子之所吞食。大经说:“一切禽兽闻师子吼,水性之属潜没深渊;陆行之类藏伏窟穴;飞者堕落;诸大香象怖走失粪。师子子始满三岁,则能哮吼如师子王。如来正觉智慧爪牙、摧伏诸魔军故”。长阿含经说:“所谓师子者,是如来至正等正觉。如来于大众中广说法时,自在无畏,故号师子”。又说:“如来在大众中,勇悍多力,能师子吼,善能说法,诸来会者,皆一心听,欢喜信受”。所以佛师子出,一切天魔外道,无不惊恐毛竖,甚至群魔窜伏,不敢张牙舞爪的乱来,不但天魔外道如此,就是诸菩萨等,听到佛师子吼,皆悉勇猛精进,不敢放逸懈怠!

  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”:上面是讲礼敬诸佛,而以十尊佛为代表;现在讲礼诸大菩萨,而以六大菩萨为代表。有问:礼佛而求忏悔,本来是就可以,为什么还要礼诸菩萨?因求忏悔能得诸大菩萨加被,对忏悔者是有大利益的。当知诸佛菩萨,是佛法行者能得一切善法的根本处,好像雪山是种微妙上药根本地方;又如雪山有上香药,叫娑诃,人如见到,皆可得寿无量,没有什么病苦,如接触到,亦可增长寿命;诸佛菩萨也是如此,若人能见到佛或菩萨,就可断一切烦恼,四魔不能干触。佛菩萨为行者真正的大善知识,为什么不可礼敬菩萨?

  文殊师利是印度话,又作曼殊室利、文殊尸利、曼殊尸利,或略称文殊、濡首、溥首,中国译为妙吉祥、妙德,亦称妙音。又名文殊师利法王子,曼殊室利童子、文殊师利童子菩萨、儒童文殊菩萨等。佛灭后,出世于印度,宣扬般若大乘教义,与般若教说的开展,有着紧密关系。诸大乘经中皆尊此菩萨为诸菩萨上首。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说:此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子。诞生时,他家房子变如莲华,从右胁生,身紫金色,能够言语,如天童子,接着到诸仙人…

《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(1)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