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音希声 二、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青岛金慨夫居士

  答青岛金慨夫居士   

  慨夫仁者道席:

  接2月23日手书,敬悉。仁者拟再版元音上师《大手印.安心法要》,使能流通全国,广利有情,用意至善,甚为钦仰!兹经与上海佛学书局联系,据告:

  1、先将样本及委托书派人送至书局谈妥封面,纸张、本数等有关事项,由书局报价,双方议定成交。

  2、协议后约三四个月即可交书。

  3、上报批准手续,由书局代办。

  4、初二校对由书局负责,最后一校,由我们负责。

  上列事项学人当委托老人学生,代为奔走商议,(因本人年迈体弱)现请仁者将山东版本寄来一册,便于进行。(若能将成都文殊院底稿寄回更好,因此稿曾经学人过目,也有一些改正之处,若不方便,只好作罢。)  

  关于作序问题,当遵嘱写上,届时尚祈惠正,为荷。

  上师[元音上师,编者注]往矣,同深感慨!足见一切有为法,皆生灭变化,不足恃也,仁者当有同感。复颂法喜无量!

  愚学人徐恒志拜启

  2000年3月3日

  

  慨夫仁者慧眼:

  手书及《安心法要》三册以及山东省某同志寄来的《安心法要讲义》一册(连同勘误表4份),均经收到,请勿锦念。

  收书以后,愚与上海某居士联系,据她告知,此《安心法要》,现在已由台湾某居士发心印好,并答应将于来沪时携带一部份,来上海,据说印数不少。她建议上海不必重复印行。愚见既然已在台湾印好,上海就无必要再行印行,事实上目前筹款印书,也非易事(经济问题,确较麻烦)谨此奉告,尚希慧裁。讲义一册及原稿三册,暂存敝处候示处理。如何?顺颂光明自在!

  愚学人恒志拜启

  2000年3月11日

   又上师[元音上师,编者注]在农历正月初一晚8:15时圆寂。初坐在椅上,两眼向天空看,似有所见,突然站起,后又慢慢坐下,即气绝。绝后脸色如生,隔日某居士等弟子,闻到室内有异香,盖菩萨一期应化事毕,去来自由也。特此讣告。

  

  慨夫仁者慈鉴:

  《大手印安心法要》为不使重复,决定不印,慈将三册原稿,全部璧还,请仁者妥为保存,愚耄耋之年,早晚无常,未可知也。尊意淳厚,谨表仰止!顺祝自在!

  愚学人徐恒志拜启

  2000年3月19日

  

  慨夫仁者慧眼:

  手书拜悉。 元音上师的《如是说》,已审阅,略有修正,请复阅。愚与老人虽属同门兄弟,其历年情况,却所知不多,故“年谱”之议,有待后缘。《恒河大手印.安心法要》闻成都已出书,顷已电请胡慧凤居士拟先寄数本给仁者,以应急需;此后山东方面不久也即将印出。请与胡居士联系,以应普遍需要。

  贱体尚可,随缘度日,唯函电往返较多,近较忙碌,无德无能深觉愧惶耳。顺颂法喜!

  愚徐恒志拜启

  2000年7月

  

  慨夫仁者道席:您好!

  一、仁者拟收集元音老人有关净宗言论、著作,成为一集,以利净宗学人,此举弥善。盖元音老人所述,处处不离心地法门和禅净不二之旨,足以振颓风、正视听。愚常以为明心见性是学佛之要领,不求明心见性,势必心外取法,往往成为外道,净土宗亦并不例外。但此义每多不谈,误导者多,老人开示足以纠而正之。仁者为此操心,功德洵无量矣。

  二、在收集中请注意《净土修证心要》[此篇经徐老、金老勘定后,改名为《净土修证要义》,收入金老编辑的《净宗心要》。后来此篇又有同仁对元音老人原稿略修订后,改名《净土指归》,收入“心密文集”电子版,编者注]的第四、第五两条,与经文有些出入:

  1、(第四条)“下品下生之人,须等12小劫,莲花才能开敷。”经文是说12大劫;且《观经》说:下品下生之人“命终之时,见金莲花,犹如日轮,住其人前……”。而《心要》说:“那么在佛来接引往生西方时,不是已经见佛了吗?”与《观经》所说略有出入。

  2、第五条说:“不知这12小劫的莲花胞胎是指边地疑城的胎狱,不是指下品下生的西方凡圣同居土。”与《大乘无量寿经》所说,也有出入。经说:(夏莲老会集本“边地疑城第四十”) “其胎生者五百岁中,不见三宝,不知菩萨法式,不得修习功德,无因奉事无量寿佛……”此处前者是12小劫(应是大劫)后者是五百岁,也有所不同。而且所谓12大劫的花胎,是指下品下生,不是指边地疑城( 边地疑城,是指五百岁,常不见佛)。

  上列数点,由于老人年事已高,不可能在讲述时,一一翻查经典,而且一真法界,并无时间相、空间相,时劫长短,无有定法。但世人每易执经问难,引起误会。国外曾有人问我,可否将此两条去掉,愚考虑此两条若要改动,不大好改,若不改,则不足以评众疑;并觉得两条内容,亦无关大旨,故同意删去,不知高见如何?顺此奉闻,以供抉择和参考。

  三、四川省宗教文化服务中心印出《恒河大手印》后(仁者谅已见到),北京某居士来电话问我《恒河大手印》原文的出处,何人所编写,何人所传?愚答以只知白教贡噶大师曾传此法,而老人所释文中前后未发现有执笔书写的人,某居士要求能够查明,以利于读者明确其来龙去脉,增加信心,未知仁者曾有这方面资料否,如有,请赐告其详,以便转告某居士,为感![据考证,元音上师著《恒河大手印》原文出处主要来自贡嘎上师的《椎击三要诀胜法解》,这占了元音上师讲法原文的大部分。还有少部分原文出自贡嘎上师的《恒河大手印讲义》。编者注]顺颂法喜无量!

  愚学人徐恒志拜启

  2000年8月8日

  慨夫仁者道席:

  数示均悉。照片也收到,请释念。有关情况,敬汇报如下:

  1、《净土修证心要》已按照仁者之意,改为《净土修证要义》,以示非涵盖全义,惟择要予以解释。

  2、仁者所写《后记》很好,已全部照用。

  3、仁者所编小段文章,现以《净宗修证语录》名之,并在拙书序文中,说明出处。

  4、“定金”尚未提及,待后再讲。目前“佛学书局”,已将全部印稿带去安排、估价,待确定后,当再联系。

  5、上师法相,已拣定一帧在广场中所摄照片,面部较大,可能请书局,再放大些,在联系中。

  6、序文复印附上,有不妥当处,祈及时电告或函告,以便修改。

  7、已向书局提出,我方准备出助印功德金1万元,能印几册,就印几册,以便结缘。书局已提出至少加5千册,作销售流通。他们估计总将每册在10元以内,核算后再联系,因年内计划已满,本将列入明年计划,我要求能在年内出版,以满同仁之愿,正争取中。(他们初步同意)

  8、所印为照来样32开本,即一般书籍的大小,因不厚,再大并无必要。

  9、封面除愚题签《净宗心要》外,拟加莲花图案,以资庄严,花为白底黄蕊、红点,书名也拟红色,以资醒目,待今后看实样再改正。

  10、此次将文章编排、选录、打印、校对,仁者煞费苦心,版权页“责任编辑”之名,仁者实至名归,当之无愧,愚略尽绵薄,亦是应做义务,不足道也。(封面写“编辑”,版权页写“责任编辑”)

   以上各点,未知当否?如有修改,请及时函告,以便照办,为盼!敬颂

  法喜无量! (助印功德芳名,另有一面,请列一名单,以便印刋。)

  愚恒志拜启

  2000年9月1日

  

  慨夫仁者慧鉴:

  手书拜悉。关于传法之事,愚已停止传法。一因年老力惫,力不胜任,二因目前“某功”仍很猖獗,斗争仍很剧烈,心中心法虽是正法,但甚易引起误会,请转告道友,并表歉疚。

  其实一切佛法,无非善巧方便,利乐群生,无有定法可说。六字大明咒,亦是三密相应的无相法门,若能得其要领,于一念化空,妄想脱落时,却不同木石,了了分明,回光荐取,当下认清即是本地风光,即能悟在当下,庆快平生。即使修心中心一、二千座,仍不明悟者比比皆是,实知修而不知悟之失也。仁者悲心恳切,请方便开导之。若定力不足,保任力弱,则仍需修六字大明咒,以增强定力,或念四字弥陀名号,手结法界定印,口念耳听,万缘放下,也易得定开慧,而往生净土,实修心之要领。管见如此,质之高明,以为如何?复颂法喜。

  愚朽恒志拜上

  11月2日

  

  明仁、如俩仁者慧鉴:

  5月15日手书敬悉。承讯各点,谨复如下:

  一、知仁者修法之后,定境大有进步,足见认真用功,水到渠成。至于起用返照察觉时,常有失控和忘却,此是观照功夫当不纯熟,故时进时退,此乃必有之过程。随着回光返照力量的进步和熟练,自可察觉(照力)在前,起忘在后。再进一步便逐步趋向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的境界中,至此便能随缘自在,心无系转。至于遇习深力强者,每觉“转了不动”。其实,仁者不必着意于转,只是不取不舍,亦即一切不理,自然逐步消释,因妄念本空,正不必着意对治,一着意,正如头上安头,忘上加忘。知妄念本空,一味不理,正是做息忘功夫。忘息则真显,正是“转识成智”。

  二、上座持咒,只一心顾到念咒,注意听此无声之声,不理其他,亦不必用“观”。若用“观”则心念分散,不能集中,若此修法,恐反而难归正宗,宜依法修持为妥。(禅宗参究或观心是另一种修法,与无相密不同。)

  三、所谓追顶念是一句顶着一句,绵绵密密,使妄念不易插入。速度不一定加快,只要句句顶着,相继不断即可。

  四、至于重音依次变动问题,注意重音,目的仍在“摄心”,若觉有效,不妨试行,总之用也可,不用也可,此乃一时之方便而已。

  我们凡夫多生习染,非一时可尽,但必先悟此不生灭之自性,然后悟后起修,扫一分习气,证一分法性。否则习染难除,进一退九。如虑人命短促,恐未能在生死中作得主,也可效古来大德之禅净双修——于明悟本体后,再信愿…

《大音希声 二、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青岛金慨夫居士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 第4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