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看看.内部看了觉得还可以,就自发地开始翻印流传。后来我才意识到,还是自己安排专人来录制整理会正规一点,不能让大家随着自己的意思去录制整理,这样显得零乱不统一。
很多事情我都是走一步说一步,一直到现在。包括LX居士、当家师、还有几个居士,都说东华寺要怎么计划。因为这些东西都不是我目前想要的,虽然在我的内心也有一些计划,但是我随时放弃了这些计划,为了更好地对你们负责,一个人跑到山上去好好地修。出于责任心,还是把心放平,踏踏实实地去做,这也是修炼,而且是最大的修炼,你如果放弃这个机会,将来还会碰到其他的事情,同样还是磨练这颗心,还会揪心,遇到事情依然会纠结。在这里你今天能过关,明天你到别的地方照样过关。
你是人,走到哪里都会有人事环境,你想自我修正,自我完善,想成佛,想做一番事业都会有烦恼,有纠结。无论你是对外面的环境用功,还是对自己的内心用功,阶段性你都会有烦恼。令我们菩提种子开花结果的就是这些烦恼,烦恼来时就看你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它。我曾说:烦恼断在烦恼中,智慧也是出在烦恼中。你说我想超越烦恼,去找个清静的环境,那叫超越吗?那是没有背景做对比,你以为你没有烦恼了,环境一旦具备,你的烦恼还会出来。只有当你的内心把烦恼清除转化了,你到任何一个环境中才会没有烦恼。
一个人要想在你这个行业里受到别人尊重,你在这个领域里必须有过硬的技术,而且还要奉献出来。你光有技术,不奉献出来,也就是说你很能干,但没有业绩,谁都不会尊重你。大家尊重你是尊重你的业绩,尊重你的智慧。
你们看MD表画、画画都那么好。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的人品、德行、形象、品味,都在他为人处事时才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你画画,你的人品、你的智慧、你的品味都会体现在你的画面上。你弹琴、唱歌或者跳舞,都可以通过你的业务把你的品质品味和智慧体现出来。作为一个和尚,你如何体现你的品质和德行,如何展现你的智慧与能力呢?当然,讲经说法是一方面,主要还得看你是否言行一致,真正地在你身上落实了。你光叫别人惜福信因果,你自己不信因果,不惜福;你光叫别人发心,你从来不发心,我都不会认可你这样的和尚和法师。
佛教主张身教重于言教,少说多做。就如同面对一个小孩子,我们怎么教育他呢?就是少说多做,以身作则。从小你就喜欢说你的孩子,长大了他必然是个爱说不爱做的人。我们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,你如果真的用心去做,你想把它做好,哪有做不好的呢!一次做不好,两次、三次、五次你还做不好吗?如果说真的五次你还做不好,那就说明你的智商或你的心态有问题了。如果是你的智商低,你就应该向别人请教。的确有这样的人,五次都做不好,还觉得向人请教丢他的人,殊不知你的品质德行闪光之时,正是体现在你向别人请教时。可是很多学佛人恰恰犯了这个致命的错误,都不善于,也不敢向别人请教佛法和知识,好像向别人请教会低人一等,自己宁可错也要一错到底。
一个人的功德福报不是通过嘴巴喊出来的,而是靠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,默默地奉献,数年如一日地做出来的。如果说当初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后,他不出来讲经说法普度众生,他会有今天这个地位和价值吗?你又怎么能听到释迦牟尼佛这个圣号呢?成就的佛菩萨有很多,为何我们不知其名呢?那是因为他没有出来行愿,即便成就了也是自己享清福了。他没有让众生受益,所以众生就不记得他,也无法认可他。当然他的功德也不会大圆满,因为他没有普度众生的境界,他的果位又怎么会大圆满呢。有很多学佛的人都说,等到我大彻大悟了再出来行愿——普度众生。听起来似乎有道理,你连最基本的工作都不愿意做,你怎么会有福报,又如何能达到圆满。佛教倡导广结善缘,就是叫你做善人、说善话、行善事,只有这样你才能广结善缘。你从来不说善话,不行善事,怎么会结善缘呢?
一个人要想成就,就是靠他的无尽行愿才能圆满。你真正圆满了,还需要行愿吗?正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圆满,才需要行愿。你圆满了就应该享受你自己的涅槃了。就像我们的LF和XM,他们现在就应该享受他们的涅槃生活,因为他曾经为东华寺付出过,做过贡献,他们的功德已经圆满,就可以不随众,就能随意而行。他有这个本钱和资格。你在一个单位付出过,奉献过,你自然会成为这个单位的元老、重量级人物。所以你刚出家,初来乍到,什么要求你都不要提,你也没有底气提。世间的规则就是这样,你到了一个单位,没有做过什么贡献,你就老老实实地做好你的本职工作。有时你即使做好了本职工作,也未必是奉献,因为那是你应该做的,你要对得起你的一日三餐、你的房屋水电,对得起你的信仰和这身衣服,你并没有比别人多做多少,如果你确实比别人多做了很多,才谈得上是奉献。而你是相信因果的人,即使是奉献,你也不应该再在你的奉献上计较什么,因为你是一个学佛的人,一个修行人,你已经不是俗人了。
实际上我们把心态放平,做事情不要抱怨,每天寺院这点事情,这点出坡还叫事情吗?你们去过很多寺庙,有的也是从其他寺庙来的,难道其他寺庙都不干活吗?难道真的比我们寺庙的活要轻吗?当然我相信,比东华寺活轻的有很多,比东华寺活重的也很多。我常说干活没有累死的,只有生气得病气死的。所以我说做佛容易做人难,佛道离我们近,人道离我们远,因为我们都不愿意做人道的事,不愿意走人道,都想走佛道,做佛道里面的事。
下面这个时间留给你们新来的居士,有问题可以讨论。我刚才说的不对的,你们都可以提出来,不存在居士说僧人过有罪过,不仅没有罪还有功德。你看到某个僧人做错了,说错了,你不说,你的罪过更大。因为僧人代表三宝,你是维护三宝的,你不是有意败坏他,你维护三宝怎么会没有功德呢?佛教讲一切因果来自你的发心和动机,而世间上对因果的确定是不论动机,只看行为。你把人打了杀了,就有可能判刑。而佛教就有这个可能——你把这个人杀了不仅没有罪过,可能还功德无量。佛教是以你的动机来判断性质,社会上是看你的行为来判断性质。
问:打坐上火怎么办?
师:在调理呼吸上要稍微多加几口气。上座时,甚至在中间和最后,多往外呼一呼气,把你中焦的热气呼出去,中焦存有热气你的口腔就会溃疡,感觉口腔火很大,比如口臭、牙齿出血、牙龈红肿、眼睛有血丝等都是中焦、上焦的火降不下来,所以你必须把它呼出去。这个气若在胃部以下,你可以把它沉下去,而在胃上方你是沉不下去的。因此,胃以上的气你必须把它呼出去,你如果想把胃以上的气沉下去,肯定会感到胃胀、胸闷,你会起烦恼,妄念会更多。因为妄念源于气在你的上焦翻腾,气一动念头就动,气停妄念就生不起来了。
问:我的气在头上翻腾。
师:我教过你们观想,继续观想啊。你可以观想你的头上坐着释迦牟尼佛或者观音菩萨、弥勒佛、甚至你喜欢的上师。你必须瞬间把他想象勾画出来,要清晰明了。还可以瞬间想象出你的头似一朵绽开的莲花。如果你观想得很模糊,说明你的形象思维欠缺,原因是你的心太散乱,所以勾画不出来,你定不住嘛。你只有定在此画面上,才能瞬间把画面勾画出来。正如佛教讲的止观,你只有止在一个问题上,才能观。止不住,何以观呢?
可以想象,若要头开顶,需要多大的力量。我曾比喻过:当火箭发射时,下面需要数百吨的浓缩燃料,点燃后,所产生的巨大热能将火箭推向空中。火力不足或燃料不够都不行。我们体内的中脉就像火箭发射通道,我们的身体就相当火箭发射架,我们腰部以下丹田的力量就如同火箭底部储存的高能量——高浓缩燃料,点火器就是佛教讲的咒语或观想。修行的道理和物理原理是一样的。你悟到了火箭发射的原理,你就悟到了修道的原理;你悟到了莲花开放的原理,你就悟到了修行及开脉开顶的原理。你看到莲华花与子同时,你就知道佛教讲的因果也是同时的。你现世做好事,做坏事,不一定等来世受果报。你的念力强,你现世做,现世就受报,现世就得到好处。
问:您说作为佛教徒,首先要学会包容,请问怎样去包容,包容和纵容的区别是什么?
师:包容和纵容当然有区别。如果他的危害面太大,影响很不好,你要是不管,就是纵容。包容是针对个人的伤害,你对我不好,我可以包容你。但你对大家不好,如果听之任之,那就是纵容。我常跟出家人说,你可以拿你的东西大方,不把它当个东西看,但是你不能拿寺院的东西大方,你不能拿寺庙的东西不当东西,寺庙的东西你是没有权利大方的,你更没有权利随便破坏,扔掉,砸掉。
东华寺的头三张办公桌,是我2002年从县政府拿来的。当时县政府更换新办公桌,老的不要了都放在走廊里,我请了个三轮车当宝贝似把它拉回来。上次见到一个被破坏了,其它两个不知去向。后来我问出家人,你为什么要把那个办公桌砸掉烧毁?他说那个桌子不好坏了。我说这个“不好,坏了”,只是跟你房间里的比,要是拿到保安处、菜地或工人的房间里,那是非常好的办公桌,怎么说不好呢?我说,你的办公桌跟我的一比,那又算个什么东西?寺院里好多女众的屋里都没有小桌子,菜地的工作间里也没有小桌子,从学校里拉回来一批桌子,随便挑一挑,修一修,弄出30张办公桌一点问题都没有。结果他们噼里啪啦全给砸掉,拆了,烧了。你们到保安室看看,桌子是用木板钉出来的。结果你们出家人说桌子不好就砸掉烧了它,那把你的办公桌跟我的一比,我也把你的办公桌砸掉烧了算了。什么样的人与环境用什么样的东西,工地上用那个办公桌就非常好。你却都把它砸掉烧了。
直到现在我还是对我开的第一辆车情有独钟…
《行到才得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