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第三届夏令营答疑

  第三届夏令营答疑

  今天晚上你们想听什么?或者你们有什么疑问?口头提问也可以,写纸条也可以。

  营员:今天下午WA师说我们的本性与佛性是无二无别的,因为一念无明我们才来到这个世界。为什么我们会有一念无明呢?请师父指点。

  上师:我不是一念无明而来的,是乘愿再来。你也不是一念无明而来,也是乘愿再来(掌声)。但是,我们在座的有一部分是迷迷糊糊而来。还有一部分呢,是前世的愿望没有实现,比如说他想当一个医学家,或者武术家,或者美术家等等,但是没有实现,所以今生就带着这个没有实现的愿望来了。所以他这也叫“乘愿而来”。回到这个世界后,在他选择职业或事业的时候,思来想去,挑来挑去,最后选择了一个他非常喜欢的,那就是他前世的愿望。

  比如万行,从小什么都不喜欢,为什么一到庙里就感觉眼前一亮,像天开了一样,非常喜欢呢?那个时候我既没有信仰也不了解佛教,只是好奇,只是待在庙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。在庙里生活了两年,了解了佛教以后,才发现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。于是决定一辈子就追求这个,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起过第二个念头。虽然现在也有其他爱好,但只是爱好,真正终生追求奋斗的还是学佛修佛。

  你们有的人十几岁就确定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,有的二十几岁、三十几岁还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,感觉前途茫茫,心始终在漂泊,定不下来。所以一个人有理想有追求,很早就能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,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人活着不能没有方向。对我们出家人而言就是不能没有信仰。你的理想、追求、愿望就是你的信仰,就是你奋斗的目标和方向。有了这个目标和方向,无论吃多少苦,受多少累,受多少委屈,你都不会动摇。而且在你努力向目标迈进的时候,一路上的沿途风光都不会吸引你,你会视而不见,包括身心的感受都会被忽略,因为你只盯着前方的目标。当你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才发现:哎呦!我怎么浑身血淋淋的都不知道!所以设定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我们的成长、对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。

  前天晚上我讲了孔子的“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”。孔子在很年轻时就已经很成熟了。也许在座的有人认为:我而立、不惑的年龄比孔子还早!实际上,随着你人生阅历的丰富,对人生认识的深入,你会逐渐推翻自己过去对人生的观点,和过去确立的人生目标。但是孔子三十岁确立的人生观,四十岁了悟的真理,一生都没有改变,因为他所思所悟的都是正确的。

  比如很多成年人为人处事的观点和方式方法,和自己二十岁、三十岁的时候都不一样。因为二三十岁时为人处事的观点和方式方法还不成熟,不究竟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阅历的丰富,智慧的提升,才逐渐完善。

  如果你二十岁就遇到了明师,他告诉了你如何为人处事,当你一路前行,会发现你一生为人处事的观点和方式方法,都没有跳出明师给你的指点。因为明师给你的是究竟的观点和方法。就像现在有些修行人想用现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改写佛经。但是无论他怎么独出心裁,另辟蹊径,都跳不出祖师大德既定的语言框框和表达方式。因为祖师大德对真理的了悟已经达到了究竟。比如玄奘法师在印度求学时,他创立的《唯识二十论》悬挂在大会场上三个月,没有一个人能改动一个字。有些不服气的大师想:我非把你的文章改一改不可。结果怎么改都没有原文的意境好,没有原文的意思究竟。改一个字反而把句子的意思扭曲了,或者把文章的意趣、境界降低了。

  所以我一直持一种观点: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,他的启蒙老师决定了他在这个领域里终生所能达到的高度,乃至他终生的格局。有的人说:“过去我的启蒙老师没有开悟,教了我十年佛学。现在我碰到了一个明师教我正知正见,帮我纠正过去不正确的知见,重塑我的佛学思想和格局。”这几乎是不可能的,尤其是凡夫俗子,都是受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和左右。

  所以过去的祖师宁愿教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,也不愿教一个满腹经论的学佛人。你来到我面前,可以一窍不懂。我可以花三个月的时间,把最究竟的佛法传授给你,甚至把整个佛法的轮廓和大意讲述给你。但是如果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佛学思想和观点,对经典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,想要彻底改变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但是有一种人可以改变。你们猜是哪一种人?

  营员:修行的人、无我的人、老实的人……

  上师:大家的回答都沾了个边。只有无所住的人才可以根据需要而成长。无所住的人就像一块海绵一样,来什么吸收什么。什么是无所住的人呢?勉强可以把他理解为没有自己成见的人。但是这个解释也不够究竟。因为无所住是一种超越语言的心灵境界,用语言来解释难免会有偏差。有的人以为无所住是没有原则,没有立场。不是这样。比如佛教用“我执”来表示一个人的心灵状态:一个人有我执,一个人没有我执。我们说这个有我执的人很固执,成见很深,主观意识很强,听不进别人的建议,很难进步。当然,这样的人也有他的优点,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很有主张,不会人云亦云,跟着别人跑。

  所以我曾经说过一句话:只有你变成一个有智慧的人,你才认识智慧。同样,只有你变得有爱心,你才会发现眼前的每一个众生都很有爱心。可是我们现在都是无明众生,谁有智慧,谁没智慧,我们无从辨别。所以你渴望爱,渴望智慧,就先让自己变成一个有爱心的人,有智慧的人,那么你处处碰到的都是有爱心的人、有智慧的人。

  今天早上我发完微博后,有个人在我的微博上留言,我觉得他说得很好,就答道:贫僧非常赞同你的观点。他说:不管别人是不是我的伴侣,我先做好别人的伴侣。他的这个境界非常高,不管你是不是我的伴侣,是不是我的知音,我都把你当成我的伴侣、我的知音,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成为我的伴侣、我的知音。可是一般人往往是要求对方先对自己忠心,先把自己当成知音,然后自己才对对方忠心,才把对方当做知音。如果换一种方式,我先把自己变成对你最忠心的人,结果你不就是对我最忠心的人吗?这是一种技巧和方法。所以,有时候我们无法用十分的力量说服对方时,不如拿两分的力量说服自己,让自己改变。实际上当自己改变了,对方也就改变了。

  就像有一个故事,有一个人很小气,一生只拿不给。有一天他不下心掉进了河里,拼命地喊“救命”。一个邻居看到了赶紧去拉他,对他说:“把你的手给我。”这个人听了不肯伸出他的手。这个邻居了解他,马上改口说:“我把我手给你,请抓住我的手。”于是这个溺水的人伸出手来拉住邻居的手,被救上了岸。

  就像我经常对东华寺的小和尚说:不要和别人辩论,不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别人辩输辩倒。果真你把别人辩输辩倒了,最终是你输了你倒了。当别人要和你辩论的时候,要么你不开口,只笑一笑;要么你认可他的观点就行了,把尊严面子给他。你想想,如果你想尽一切办法把对方辩输了,他心里是什么感受?他对你还会好吗?还会认可你吗?只有你认可了他,他才会认可你。因为人都有逆反心理,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。

  所以,人的心量有多大,福报就有多大,就能做多大的事业。现在的学佛人都想成佛,可是没有佛的心量,怎么成佛呢?你首先要有这个量,要无我,才可能生起悲心、智慧,才可能奉献自我。为什么有些人总想把别人辩输,证明自己是对的呢?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?是自卑。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信,为什么还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别人辩倒,让对方认可你呢?这个道理很简单。如果你是一个百万富翁、千万富翁、亿万富翁,你还怕人家说你穷吗?你还会到处跟人说:“你不要认为我穷,我很有钱”吗?如果别人说你穷,你只会觉得他没智慧,发现不了你的富有,甚至偷着乐。实际上富人总想别人说他穷,穷人总想别人说他富。是不是这样?

  营员:佛教的理论说修学佛法要清除我执,可是您想成佛不也是一种我执吗?

  上师:说得对,想成佛也是一种我执,而且不仅是一种我执,还是一种大贪!世间上的财色名利都栓不住我,不能让我留恋,可是成佛却让我着迷。所以七年闭关吃了多少苦,十年盖寺庙受了多少委屈,我从来都没有退缩过,只是为了成佛!成佛的执着是一种究竟的执着,它让人解脱,让人的灵性得到升华,获得究竟永恒的快乐。世间人执着追求的都是财色名利,这些都是无常生灭的东西,都是不究竟的,即便得到了也是暂时的、短暂的;而且追求这些只会让人的灵性沉沦、堕落,得不到升华。

  营员:佛学浩如烟海,不知从何而入,能否请上师指点,介绍几本佛学入门的书?

  上师: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《地藏经》《圆觉经》《十善业道经》,这几本经是一个初学佛者必须读的。学佛首推普贤菩萨的《行愿品》。《行愿品》的核心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。也就是每天早晨我们绕佛之后跪在拜垫上唱诵的:一者礼敬诸佛,二者称赞如来……就是这十句话,它就涵盖了佛学的见地、修证和行愿,是一个学佛人必须终生奉持的最核心的佛学思想。如果一个学佛人没有把这十句话融入自己的血液,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中,就不是一个好的学佛人,更不是一个好的出家人。你想学佛,即便在你昏迷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这十句话!

  营员:开悟得道的最佳途径是先修四禅八定吗?四禅八定这条路应该如何走呢?

  上师:四禅八定是学佛的基础,就像盖大楼必须先打地基一样。走这条路当然是有一套方法的,比如打坐的姿势、呼吸、意念,这些都是基础,也是根本。就是一个开悟的人,打坐也要调姿势,调呼吸,调意念,一生当中这三步路都不能放弃。

  营员:打坐可以代替睡眠吗?如何代替呢?

  上师:打坐的确可以代替睡眠,但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。我出家二十多年,还不能完全以打坐来代替睡眠。比如我闭关时,虽然七年没有躺下睡觉,但是每天早晨和…

《第三届夏令营答疑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 第4页
✿ 继续阅读 ▪ 如何来人才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